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 Author
- 胡偉希
- Title
- 精神人文學論網
- Journal Name
- 南國學術
- Pub. Info
- 2022年10月30日, 第12卷第4期, 第508-525頁
- Link
-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2%E5%B9%B41%E2%80%944%E6%9C%9F/2022%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4%E6%9C%9F.pdf
- Keyword
- 精神;人文理性;天人感應;人文學文本;審美教化
- Abstract
- 儘管康德的“三大批判”包含著對“人是具有超越的精神性之動物”這一思想的肯定,但無論是他的“三大批判”還是《實用人類學》,都遠未能從“精神學”的角度對“人的精神性存在”問題作出有力的論證。也就是說,康德缺少一門關於“人的精神性存在”這一命題無法以“主客二分”的世界觀加以論證,而必有待於“天人合一”這一世界觀的確立。從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出發,人的精神性存在表現在人與宇宙之終極實在的精神感受能力。人所具有的這種精神感受能力,具體體現為人的三種精神力:感知力,感遇力,感悟力。即人對宇宙的終極實在包括人自身精神性的認識與把握,其實是借助於人的三種精神能力。作為思維方式來說。人類特有的這種“天人感應”能力又可以稱為“人文理性”。人文理性思維是對世界的存在論認知。這種存在論認知在人文學文本中得以很好的體現。人文理性可劃分為三種類型:史學的,詩學的,哲學的。史學思維是“以事明道”,詩學思維是“以情通道”,哲學思維是“以理達道”。人文學文本不僅體現了人的精神性存在之本性以及人文理性的思維過程,而且人文學文本的閱讀與研習具有人的精神性的教化功能。人文學的精神教化強調人文學文本在教化過程中的本體性地位;就精神教化之結構來看,他與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位格及其精神結構有相似之處。但是,人文的精神教化強調人文學文本的精神間性,而像基督教這樣的宗教信仰強調最高存在者的神聖間性。因此,人文學文本的精神教化之實施,是通過人文學文本的審美閱讀得以完成的。人文學文本的審美閱讀分別呈現為史學的壯美、詩學的優美、哲學的幽默。通過人文學文本的閱讀,人的精神性存在得以升華並且獲得“永生”。這種永生是精神學意義上的,它具體體現為中國儒家提倡的“三不朽”。 段落標題: 1. 《實用人類學》與現當代的“精神科學”研究 2. 世界是“精神的存在” 3. 人文理性思維的本質規定 4. 論“感應”與“精神間性” 5. 人文學文本的閱讀與精神呈現 6. 人文教化與精神學的審美與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