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鍾書林
Title
詩人與考古:汲冢書對陶淵明新觀念的影響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1年1月30日, 第11卷第1期, 第109-117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1%E5%B9%B41%E2%80%944%E6%9C%9F/2021%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1%E6%9C%9F.pdf
Keyword
汲冢書;陶淵明;《竹書紀年》;《讀<山海經>》
Abstract
晉武帝咸寧五年,在汲冢古墓中發現了一批竹簡古書。圍繞這批汲冢書的整理,從和嶠、衛恆,到束晳、王庭堅、王接,以及潘滔、摯虞、謝衡等,掀起了廣泛而熱烈的討論。和嶠、束晳等人整理出來的成果,又不斷被當世當學者運用在學術研究之中。受這種時風的熏陶,與陶淵明同時代的王隱,在其私撰的《晉書·束晳傳》中談到汲冢古墓中發現的《穆天子傳》說“《穆天子傳》,世間遍多。”陶淵明在《讀<山海經>》詩中也稱:“泛覽周王傳。”周王傳,即《穆天子傳》。陶淵明當時所讀讀不祗是《山海經》《穆天子傳》,還有與《穆天子傳》同時出土的《竹書紀年》。汲冢書的出土,訂正了史書的若干記載,促進了人們新歷史觀的形成。陶淵明在辭官歸隱之後,通過閱讀這批汲冢書,結合晉、宋易代代殘酷現實與自身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的新政治觀和歷史觀,並在詩文中表現出來。通過汲冢書中舜囚堯於平陽,逼堯讓帝位等事件等記載,加之又身處晉、宋易代的敏感時期,陶淵明領悟到:上古時期到堯舜乃至漢魏、晉宋的所謂“禪位”,其實就是血腥與暴力篡位的別稱。按《竹書紀年》記載,堯在晚年遭到舜的囚禁,並被奪去了帝位,導致父子不能相見;而漢魏、晉宋所謂“禪位”,也都是權臣脅迫的結果。因而,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中,從歷史與現實的雙重角度,慨歎當年帝堯聽信舜帝話,流放了共工,殺掉了鯀,最後卻被舜囚禁而奪位;春秋時期奪齊桓公,也因為不聽管仲勸諫,寵幸易牙等人,晚年遭易牙囚禁而餓死,陶淵明由此進而提出“帝者慎用才”的忠告,並生發出超然塵外的深遠政治理想。同時,他在《贈羊長史》中說:“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得知千載外,正賴古人書。”此處“古人書”即汲冢書。陶淵明晚年通過汲冢書,意識到漢儒以後到典籍記載都與真實都歷史有距離。所以,他在觀念上否定自虞舜禪位以下的歷史,直至在《桃花源記》中寫出“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但是,這樣的思想決不是所謂“無君論”。因為,他自謂是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義皇上人,所以,嚮往風氣淳真的唐堯以前的上古帝王時代,意在否定虞舜以降的禪讓虛偽之風。 段落標題: 1. 引言 2. 陶淵明閱讀汲冢書的緣起 3. 汲冢書對陶淵明新政治觀的影響 3.1. 陶淵明《讀<山海經>》詩與汲冢書的關聯 3.2. 陶淵明新政治觀在《讀<山海經>》中的體現 4. 陶淵明閱讀汲冢書後的新歷史觀 5.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