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朱蔭貴
Title
近代中國資本市場中的銀行業之面相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3年1月20日, 第13卷第1期, 第137-155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3%E5%B9%B41%E2%80%944%E6%9C%9F/2023%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1%E6%9C%9F.pdf
Keyword
資本市場視角;近代中國銀行業;業務特點
Abstract
在世界各國的發展進程中,銀行是資本市場上的重要力量。近代中國是中國銀行業登上歷史舞台並得到初步發展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銀行業的數量逐步增多,實力逐漸增強,在多個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資本市場的角度觀察,由於發展時期、內外戰爭、資本來源不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代中國銀行業的類型並不一致,其中主要由國家資本和民間資本兩大類,而這兩類銀行在資本市場發揮的作用、表現出的特點、佔有的地位自然也各有不同。近代中國銀行業作為資本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從1897年第一家中國通商銀行誕生,到1949年為止的半個多世紀裡,先後經歷了晚清、民國北京政府、民國南京政府三個時期。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後,國家資本銀行逐漸形成了支配和壟斷的局面。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戰爭對近代中國金融業造成巨大衝擊。多種因素的疊加和制約,使得這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帶有種種特色。其中,有兩個特點延續時間較長並且比較突出:一個是早期與政府的財政聯繫緊密。但是,這種密切關係在工商企業有所發展以及銀行自身的努力後,逐漸鬆弛。另一個特點是,與近代中國企業的關係從疏離演變為密切。而這種密切中,又包含兩層內容:一是企業的存貸款數量增加,對中近代工業化的進程影響逐漸加大;二是銀行業特別是國家資本銀行直接投資創辦企業。這種現象雖然在抗戰前即已開始,但後期越發突出,顯現出一種二者合一的不同尋常的特點。總體來看,1897-1949年的五十餘年間,中國銀行業業務也從1930年代中期為界,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部分的主要活動是,業務圍繞政府的財政進行;後面部分則與企業的關係日趨緊密,導致銀行直接投資創辦企業,其中尤以國家資本銀行為代表。全面抗戰爆發後,銀行對金融、經濟的把控能力更加增強,經濟活動中的主要部分和骨幹企業基本上都是銀行創新或掌控,民間資本銀行的地位下降明顯,錢莊、銀號等傳統金融機構的作用更是等而下之了。 段落標題: 1. 近代中國銀行業與政府的財政關係 2. 近代中國銀行業與企業的關係 3.抗戰及戰後資本市場上的中國銀行業 附表: 1. 中國銀行對政府(機關及財部)放款一覽表(1913-1926) 2. 交通銀行放款中政府欠款明細表 3. 全國銀行對工商農業分類投資佔比統計表(1933-1934) 4. 1921-1931年銀行所持證券數字及在總資產中所佔百分比統計表 5. 1926年和1934年中國28家重要銀行的資本實力與業務狀況 6. 20世紀30年代上海15家重要銀行的工礦企業放款 7. 1928-1937年4家銀行對工礦企業放款佔全部放款額的百分比 8. 1931-1934年上海幾家主要銀行持有投資用證券數量變化表 9. 1937年6月金城銀行工礦企業放款中有投資關係戶統計 10. 截至1945年底資源委員會支配的單位 11. 1937-1945年四聯總處的貸款統計表 12. 1937-1945年國家銀行在銀行存款中的比重示意表 13. 1942年2月底止17家商業銀行放款對象明細表 14. 1942年3月底止民間銀行和錢莊放款對象及數據明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