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張法
Title
命運觀的中、西、印比較——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英譯難點談起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9年5月20日, 第9卷第2期, 第263-273頁
Link
https://cchc.fah.um.edu.mo/wp-content/uploads/2019/12/9.-%E5%BC%B5%E6%B3%95.pdf
Keyword
人類命運共同體;西方強調必然性的"destiny"(命運)觀;印度強調偶然性的"pratityasamutpāda"(命運)觀;中國必然性和偶然性統一的命運觀
Abstract
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有着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世界上各文化的命運觀是不同的,首先體現為中、西、印思想中命運觀的不同。西方的"destiny"(命運)觀強調必然性。它起源於希臘人"moira"(命運)觀,與早期的聖地空間結構相關,後來又與"logos"(邏各斯)聯繫起來,最後在理性化升級中,成為與"law"(自然規律);類似的東西。對西方文化來講,命運建立在對必然性認識的基礎上。印度的"pratityasamutpāda"(命運)觀,彰顯的是偶然性。印度人的緣起型命運建立在印度哲學的空—幻結構中。它關注現象上的每一因素、條件,注重在時點上偶發的各種互動,即所謂的"samutpāda"(起),命運就在偶然的緣會中互動產生(起)。中國的命運觀則體現了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在中國人的氣化萬物中,具體之物因天地氣化而生,稱為"命";一旦產生就有了自己的本質,被稱之為"性"。產生之後,開始作為具體之物的生、長、亡的過程。人的這一過程是在天地之間與天地互動而進行的,受天地運行影響,天地運動稱為"運"。中國的"命運"內涵,既有宇宙必然生物的命的必然性的一面,又有產生之後在與天地的互動中而生的偶然性的一面,兩者的合一,構成中國的命運觀—既承認必然性,又注重靈活性。包括中、西、印在內的各文化的命運觀,在世界形成統一整體的現代性進程中,開始了思想的互動,但這一互動並沒有在思想深層上達成共識。因此,一旦要用世界主流的西方語言來表述具有深厚內容的不同文化的命運觀時,這一內在的不同就會在語言上被迴避。在當今世界不斷變化着的多元而又包含着差異乃至矛盾衝突的共同體中,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路漫漫其修遠。 段落標題: 1. 人類共同體的形成——命運觀念的階段演進與文化互動 2. 中、西、印思想中命運觀念的內容異同 2.1. 西方的"destiny"(命運)觀 2.2. 印度的"pratityasamutpāda"(命運)觀 2.3. 中國思想中的命運觀 3. 人類命運共同體:路漫漫其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