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胡大平
Title
辯證唯物主義與"對象優先性"——從阿多諾到齊澤克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6年10月20日, 第6卷第4期, 第659-673頁
Link
https://cchc.fah.um.edu.mo/wp-content/uploads/2018/01/13-Hu-Daping.pdf
Keyword
辯證唯物主義;法蘭克福學派;齊澤克
Abstract
齊澤克稱自己的理論是在共產主義運動遭受挫折背景下的辯證唯物主義復歸;面對不可彌合的社會對抗性,他希望通過唯物主義的辯證認識論重建啟蒙主體,從而為全球資本主義語境下的霸權鬥真提供合法性論證。齊澤克所稱的辯證唯物主義之"唯物主義",前提是有"客體(對象)優先性"來做保障的。其實,這本事阿多諾的基本觀點,但齊澤克的論證卻與阿多諾不同。阿多諾是將主體(同時作為客體)與客體(同時作為主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非同一性"思想視為辯證法的核心;通過主張客體優先性,進一步將之視為人類"自然史"的前提。不過,阿多諾並沒有由此否定人類精神,而是通過主體性批判與意識形態批判打開西的歷史視野,即承認人類精神之現實表現的矛盾性質。基於這種矛盾,他要求重申辯證法之"否定"性質,打破概念拜物教,推動理性進步,在對抗性的自然史史基礎上打開人類生存的開放圖景。齊澤克認為,阿多諾通過把歷史自然化主張某種預定的和諧擦除了現實異化,而拉康的"對象a"概念雖與阿多諾"客體有限性"思想一致但客服了後者的不足。基於此,他便以拉康精神分析為依托,從認識論角度提出了一種非常獨特的辯證唯物主義。在齊澤克看來,拉康精神分析的根本目標是使主題能夠完成從"主人能指"到"對象a"(即"慾望的對象成因")的過渡,從而使個人認識到他的社會身份之虛假性並直面自己的慾望,承認自己是一個被"驅力"與"社會"所擠壓並且永遠無法在這兩者之間獲得"同一"(即身份)的分裂主體。而從"主人能指"向"對象a"的過渡機制便是辯證法。在這種辯證唯物主義視角中,文明乃是永恆的"對抗性",社會不可能達及概念上描述的表現為"和諧"的"主客體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