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 Author
- 郭臺輝
- Title
- 西方歷史哲學的形而上學問題及其轉化——兼評柯林伍德與沃爾什的一致與分歧
- Journal Name
- 南國學術
- Pub. Info
- 2020年11月, 第10卷第4期, 第656-672頁
- Keyword
- 西方歷史哲學;形而上學預設;柯林伍德;沃爾什
- Abstract
- 關於西方歷史哲學存在的形而上學問題,史學界有"觀念論"與"實證論"兩種對立觀點。其實,在二者之間,還有一種調和派。作爲20世紀調和派的代表,英國的柯林伍德、沃爾什一直是把19世紀後期的布拉德雷視爲開創者,他以經驗實在論取代思辨哲學,爲"批判的歷史學"確立了"前提假設"。在此基礎上,柯林伍德、沃爾什把"前提假設"轉換爲"形而上學",把"批判的歷史學"上升到"批判的歷史哲學",並在康德的批判哲學中找到終極性支撐點。然而,二人對康德提出"科學的形而上學"未能深思,也未能跨過康德哲學去進一步追究中世紀、近代歷史哲學的形而上學預設問題。在中世紀,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三位一體論》奠定了中世紀神學體系,也由此開創出西方統一完整的歷史哲學傳統。隨着基督神學體系的衰落,單一權威的上帝預設轉換爲聖子的自然神、聖父的理性神、聖靈的意志神三種預設,各自對自然、社會、精神,歷史及其關係次序的理解有所不同。到17—18世紀啓蒙運動時期,又發展出三種認識論傳統,即自然神預設催生了英國培根—洛克—休謨的經驗主義哲學傳統,理性神預設催生了笛卡爾—伏爾泰的理性主義哲學傳統,意志神預設催生了維柯—赫爾德的歷史主義哲學傳統,各自對應三種特殊的形而上學預設,發展出三種不同的歷史觀念。18世紀後期,德國康德的批判哲學以"純粹理性"建構統一的"科學的形而上學",旨在代替近代三取其一的、特殊的"傳統的形而上學",爲此後的歷史哲學奠定統一的"理性"基礎。然而,康德的目的並沒有實現,柯林伍德與沃爾什之間的分歧,就是源於對康德批判哲學的各取所需,他们都忽略了其背後與中世紀神學及其近代轉化之間的承接關係。之後,以海登.懷特的《元史學》爲標誌,西方歷史哲學又出現了"語言學轉向""敍事史學復興",形而上學預設問題再次引發爭論。 段落標題: 1. 從前提假設到形而上學預設 2. 形而上學絕對預設的神學淵源 3. 近代特殊的形而上學預設 4. "科學的形而上學"整合與再出發 附表: 1. 三位一體神學體系的範疇區分 2. 近代三種形而上學預設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