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李智君
Title
西方“植物獵人”的遺產與中國科學家的“植物科學” : 以植物學家秦仁昌的學術淵源與評價為例
Journal Name
澳門歷史研究
Pub. Info
2013年11月, 第12期, 第210-227頁
Keyword
植物獵人;秦仁昌;文化衝突
Abstract
摘要 : 西方植物獵人在中國的採集活動,是集科學、宗教、經濟、娛樂和政治等諸多目的於一體的行為。當他們在中國原野出沒時,因其擁有的現代植物學知識譜系,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本草學知識譜系,故很少有中國士人參與其中,看不出那時雙方有多少實質性的文化衝突。而當中國植物學家着手現代植物學研究時,西方植物獵人已被獨立的中國政府拒諸門外,雙方無緣在中國本土相遇。但植物獵人的遺產卻是現代植物的基礎,投身於現代植物學研究的中國學者,不得不異時異地與之“相遇”。遲到的實質性的文化衝突隨之產生:在道德層面,植物獵人的“狩獵”遺產,帶有帝國主義巧取豪奪的殖民侵略行為;在科學層面,與先進植物獵人相比,中國植物學家是後來者,因此必須向先進學習。那麽,身處道德“鄙視”與科學“仰視”衝突之間的中國植物學家,是如何調適此二者的?通過對秦仁昌一生學術歷程及其評價的研究,不難發現,秦仁昌和他傑出的師友們,把西方植物獵人的巧取豪奪與中國現代植物科學的落後,一併視為民族和國家的恥辱。故他們從事植物科學研究,首先是要洗刷民族、國家近代以來遭受的恥辱。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的這種情感尤為強烈。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秦仁昌等植物學家,通過學習和模仿,最終完成了超越西方學者學術水平的蕨類植物分類研究成果,讓自己從尷尬的處境中解脫。 段落標題: 1. 西方植物獵人遺產與秦仁昌的學術訓練 2. 秦仁昌研究成果評價與帝國主義陰影 3. 小結 附表: 1. 西方植物獵人在中國採集標本數量統計表 2. 世界各主要標本館名稱及標本存量 附圖: 1. 秦仁昌1929年在南京留影 2. 《中國植物照片集》書影 3. 邱園 4. 帕多瓦植物園 由P.托馬西尼於1654年繪制 5. 比蕯植物園(摘自M.帝利的《比蕯地區植物名錄》,1723年) 6. 沃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