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張祥龍
Title
“時間”的奇異與真實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7年6月, 第7卷第2期, 第283-291頁
Keyword
時間;原時間;原意義;幻化(摩耶)
Abstract
摘要 : “時間”一直是東西方哲學關注的問題。哲學意義上的時間是人所體驗到的活時間,而非物理學所研究的客觀的時間。從古希臘開始,哲學家們就注重對時間的解讀。古希臘哲學把握的時間以“現在”爲基礎,因爲現在的時間是唯一被當場體驗着的時間,由此引發了對時間的困惑,使得芝諾提出的“運動悖論”一類的怪誕命題得以堅持。而現代社會的“時間”,由於鐘錶的加入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對時間的體驗被計量化、客觀化了,人變成了時間的奴隸。正如唯識宗和現象學所認爲的,意識的根本就是時間。時間是一條河流,糾纏着過去和現在,不同年齡段的人對生存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人類之所以珍惜生命,並且要延長壽命,在於壽命的延長可以體驗到更多的意義。由於時間承載了意義,所以,原時間的流動就是原意義。人類從嬰兒時期就進入了意義湧流的世界,用不同的方法來參與構造和解讀時間及其意義。西方傳統哲學尋找超時間的永恆和真理;專注於體制化和可操縱化的現在時相;中國古代的楊朱學派看重當下的享樂;儒家學派則倡導與時間同行,從過去或古代與現代的交織中得到理解未來的鑰匙,要因“時”而動。儒家的中庸或中道從根本上說來就是從容於生命時間之正中。總的說來,在西方傳統哲學的主流唯理論那裏,認爲時間不夠真實,希望超出時間;東方的印度教《奧義書》認爲,時間是真實的幻覺;而天體物理學家弗蘭克則認爲,人類的技術改變促使時間觀念的不斷改變。由於高科技發展加強連現代性,使人類體驗到得時間與物理上的客觀時間不斷趨近,人生的意義空間被不斷擠壓,人們開始不斷自發抗拒現代性的時間。因此,人們想要獲得飽滿而又幸福的時間或者人生意義,就要把握時間的內在尺度,重新啓動原時間和原意義。弗洛伊德提出了“潛意識”與“顯意識”的區分,祗有兩者結合與平衡纔能達到意識的健全,並體驗到人生的真正意義;柏格森則認爲時間被空間化、被割裂,阻礙了時間的綿延,使得人類無法體會到真實的世界與人生,這就需要借鑒儒家的智慧,通過修身齊家參與對時間的更化轉變,將時間關係調整到其原發形態,從而得到道德和真理,獲得真正的人生意義。 段落標題: 1. 引言 2. “時間”之奇異 3. “時間”之真實 4. 時間是“真實的幻覺(摩耶)”嗎? 5. 什麽樣的時間是真時間? 6.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