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張寶明
Title
越位•錯位•缺位:浪漫與理性 : “文學”“政治”互位下的書寫體變革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7年1月, 第7卷第1期, 第122-139頁
Keyword
新青年派;文學;政治;互位;浪漫;理性
Abstract
摘要 : 一百年前,新文化的先驅們以文學改革爲切入點,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文學運動。他們在現代性之路的總目標上同氣相求,在一個共執的平臺上協力佈陣,集中思想輿論的火力向舊文化、舊制度宣戰。由於家庭背景、遊學經歷、攝取資源等個體原因造成的差異性,也使得這一爲啓蒙中國最給力的“新青年派”知識群體呈現出多重思想面相以及各種思潮的互見與纏繞。現代性在爲20世紀中國生發出無限生機的同時,也在多重交錯中留下了“現代性的隱憂”。從“學術”與“政治”的糾結開始,新青年派同人的緊張就沒有消停過。以陳獨秀和胡適爲主角的“改良”與“革命”之爭首尾相連、各自爲戰,由此在“時代”的執念下演繹了一場交叉與平行的文學分野。他們在科學與民主、文言與白話、言志與載道之間撕扯推搡,使得20世紀新文學的發生既振聾發聵又撲朔迷離。究其實質,“文學”“政治”互位背景下的書寫體變革一開始就埋下了越位、錯位以至於缺位的種子。正是陳獨秀、胡適及其同人“質”與“文”的對峙,使得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繆斯)這一本應浪漫的學科反而爲“科學”(賽先生)所遮蔽,因“不到岸”的缺位而漂移;相形之下,“政治”(德先生)卻因不應有的浪漫而越位。立於思想史的視角,理性與浪漫的互位註定了“新青年派”知識群體發起並驅使的新文化運動,無論是在同人內部還是外部,都不可避免地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緊張和衝突。同人之間“問題與主義之爭”中圍繞手段與目的“內訌”,“學衡派”之間關於“物質之律”和“人事之律”的辯論,後“五四”時代“科學與人生觀”論戰的餘音等等,都是同一個命題之不同形式的作痛與彰顯而已。凡此種種,在20世紀中國乃至當下,還在以不同的命名而延伸着、演繹着、緊張着。 段落標題: 1. “學術”與“政治”:新文化團體引發的世紀話題 2. “改良”與“革命”:各爲其主的“文學”理路 3. 交叉與平行:“時代”執念下的文學分野(上) 4. 交叉與平行:“時代”執念下的文學分野(下) 5. “理性”與“理想”:在“文學”與“政治”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