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崔平
Title
“仁說”傳統的方法論迷失 : 管窺中國儒學的四種無意識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8年7月, 第8卷第3期, 第366-375頁
Keyword
仁;原仁;用仁;方法論;概念確認
Abstract
摘要 : 對於中國儒學中的“仁”這一重要概念,歷史上“仁說”的所有“原仁”努力都沒有達到方法澄明和認識的邏輯有效性反思水平,一直是將“用仁”作爲“原仁”,企圖在“仁”的使用事例中把握“仁”概念,而沒有自覺進行直接描述“仁”概念內涵的專題活動。其邏輯句法是,給“仁”這一要求普遍內涵的主詞配置一個僅有邏輯特殊性的謂詞。然而,一來“仁”概念在個例中的顯現受到特殊經驗內容的干擾,邏輯上不能直接呈現自身,從認識效果上說是不包含“仁”概念;二來從個別經驗出發追求其中所包含的概念,其命運在邏輯上就帶有個體心智偶然性,導致傳統的種種“說仁”在客觀上衹能是把“仁”概念的確定任務推諉給聽者的主觀臆想,這當然就不能獲得“仁”概念的普遍內涵。由於圍繞同一“仁”字展開的毫無邏輯約束的爭論各是其所是,使得同一“仁”字蒙蔽了粗糙而不善分辨的心智,製造出虛假的思想同一確認,學者間莫衷一是卻自欺“所指同一”,從而不能形成有效的理論建構基礎和真正的思想交往。歷史上的“仁說”在宋代程顥、程頤那裏曾經閃現過擺脫傳統方法論錯誤的徵兆,但又輕易地被這一傳統認識習慣本身所吞噬。“仁說”傳統的這種認識迷失之所以難以自拔,根源在於“說仁”群體的概念無意識、認識論無意識、邏輯無意識和歷史批判無意識。概念無意識使人們模糊了“仁”概念認識的專題地位和特定規範;認識論無意識使人們忽略了確認“仁”概念這一思想任務對認識方法的特殊要求,沒有察覺“原仁”與“用仁”屬於完成相反的認識展開方向;邏輯無意識使人們毫不反思和分析傳統仁說方法的內在認識前途的局限;歷史批判無意識使人們面對千年思想亂象而缺乏重新規劃思想道路的意志和勇氣。“原仁”的方法論迷失和工具短缺,將會使“仁”概念繼續隱匿。 段落標題: 1. 萬人說“仁”的同一語法 2. 無家可歸的“仁”概念 3. 範疇迷失:“原仁”與“用仁” 4. “仁說”句法的邏輯命運 5. “仁”愁:亂始無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