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尤西林
Title
“本體”主體化與“主體”本體化 : 評成中英的“本體詮釋學”與朱利安的“間距”觀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4年11月, 第4卷第4期, 第23-28頁
Keyword
詮釋學;本體詮釋學;中國詮釋學;本體;主體
Abstract
摘要 : 詮釋不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關係,也不是主體與主題之間的對話交流,而是主體與本體的關係。詮釋自始就持有信仰背景,包含着仰視的不對稱關係。近代以後的主體觀抹殺信仰背景,導致新詮釋學將主體回復爲依據“存在”的“此在”。在西方傳統下,主體回歸本體的極端是詮釋的終結,其原型是無須詮釋的無言的上帝。因而,詮釋需要“本體”的主體化,亦即本體的自我詮釋。這構成了從耶穌到施萊爾馬赫的方向,但其極端卻走向了近現代的主體中心觀。“主體”本體化與“本體”主體化的張力構成了海德格爾詮釋學的根本困境。朱利安的超越對話主體的“間距”雖然基於主體差異而具有現代性,但卻可歸入近代以來的與主體平行的無人稱“中介”。成中英基於“天人合一”與“生生”本體的本體詮釋學是本體與主體的統一體,避免了西方的神人兩極震蕩,但這一兩極結構仍然內化於中國詮釋學,其張力消長成爲中國詮釋學的深層綫索。本體詮釋學特別需要反省“本體”主體化這一主流,更應關注“主體”本體化(“俟命”)的精神脈絡,並自覺到詮釋的存在論先於詮釋這一基礎限定。 段落標題: 1. 詮釋學中的“本體”與“主體” 2. 近代詮釋的“主體”本體化 3. 現代詮釋的“本體”主體化 4. “天人合一”是中國本體詮釋學“本體”主體化的根源 5. 本體詮釋的危險及其內在張力 6. 詮釋的存在論先於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