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周建漳
Title
安克斯密特“歷史表現論”新探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9年8月, 第9卷第3期, 第421-430頁
Keyword
陳述句;文本;表現;在場
Abstract
摘要 : 荷蘭學者安克斯密特關於史學文本之爲歷史的替代性呈現的“歷史表現論”,是海登•懷特所開創的當代西方歷史哲學中“敘述主義”潮流的新進展。在揚棄前此哲學認識論取向的語言轉向背景下而又與英美主流語言哲學不同的是,歷史表現在理論取徑上聚焦文本而非句子,由此,語言與實在的關係不再是二元分立前提下語詞對對象間“循名責實”式的“指稱”關係而是“表現”關係,即作爲表現“所呈現者”的實在整體樣貌在史學文本中的本體性建構與呈現。“指稱”的落空在理論上更深刻的意義是與之對應命題“真理”的失效,“意義”在此凸顯爲對“真理”具有邏輯在先性的基本範疇。作爲讓在時間上當下不在場的過去“重新在場”的歷史表現,史學文本之爲歷史的語言替身顯然應在非質料的形式或者說意義的層面上來理解。在此,語言不再是人們據以反映已然實在的透明工具,而是照亮原本混沌實在、令其獲得其是其所是存在的意義之光。這與海德格爾關於“語言是存在的家”的語言觀之間的會通關係一目瞭然。然而,“命題真理”在文本層面上的落空,並不意味着真理在歷史表現中的缺席;此際歷史表現的真理,乃是海德格爾所說的作爲實在之“解蔽”與“澄明”的意義真理。如果說,前者的典型是科學真理,後者則屬於人文真理的範疇。正是在這一維度上,史學文本與文學文本在揭示世界包括歷史真理的層面上呈現出虛實相生的互補關係。安克斯密特關於史學文本的表現主義觀點不但是當代歷史哲學的重要理論創獲,並且以其自一般哲學上的素養、眼界與理論抱負在主流語言哲學的三大核心概念(意義、真理、指稱)上與之展開全面的對話,立論獨特、論證充實。當然,其觀念的新穎性包括後現代特徵亦爲其招來不少批評。例如,作爲其“歷史表現論”理論前提之一的史學研究與史學文本的截然區分是否成立,這些都在理論上留下了進一步深入探討的餘地。 段落標題: 1. “歷史表現”的提出 2. 文本表現與歷史世界 3. 表現的真理 4. “歷史表現”的理論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