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盧小合
Title
“涵義”如何在“語境”中新生 : 巴赫金的文本交際理論探微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7年6月, 第7卷第2期, 第324-330頁
Keyword
話語;文本;語境;讀者;涵義
Abstract
摘要 : 1943年,比利時語言學家布伊森提出了“話語”概念,從此在學術界廣爲流行。其實,在此之前,巴赫金已於1920年代提出了與“話語”相似的概念“表述”。它的一個主要特點是,相當完整的語言單位背後有作者的存在,如果作者變了,就變成另一個話語了。而語境,則是讀者理解“話語/表述”的處境、立足點或視角。對“話語/表述”意義的闡釋與理解是從語境出發的。沒有語境,就無從談起對作者“意義”的理解。讀者對作者“意義”闡釋、理解的成果,就是“涵義”。然而,這並不等於說,讀者可以無所顧忌地對“話語/表述”作天馬行空的闡釋與理解。作者的作品是制約讀者的根本存在。根據巴赫金的文本交際理論,讀者的理解是在與作者的對話中進行的,“對話”不能不考慮對方的觀點。此外,讀者的使命是盡可能全面地通過對話來把握、深挖讀者的“意義”。因此,這就出現了理解上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象,即哲學、神學意義上的“一”與“多”。作者的“意義”是“一”,而讀者“理解”“對話”所得出的“涵義”是“多”。但也應該看到,在那些偉大作家如莎士比亞、陀思妥耶夫斯基、曹雪芹的作品中,它們的“一”內部包含着十分豐富的“意義”——涵義之“多”潛在地包括在作者的“一”之中。在具體的語境中,在不同的長遠時空中,不同讀者對作者“一”的發掘,形成了眾多的“涵義”。雖然這裏面存在讀者的主觀偏見,但讀者力求克服這種主觀片面性。因此,讀者的積極也表現在他對制約性的接受上,讀者祗能是步步地接近而不可能達到完美的程度。例如,中外讀者對《詩經》的解讀已有兩千多年了,但不能說《詩經》的“意義”已經被解讀殆盡。隨着歷史的前進,讀者語境的不同,《詩經》還將在讀者的觀照下不斷地產生新的涵義。這就是未來“涵義”的歷史文化闡釋。 段落標題: 1. “話語”與“語境” 2. 語境中的“意義”與“涵義” 3. 一個需要加以澄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