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 Author
- 李怡
- Title
- 日本藝術資源與近現代中國的戲劇改革
- Journal Name
- 南國學術
- Pub. Info
- 2019年11月20日, 第9卷第4期, 第593-599頁
- Keyword
- 日本資源;近現代戲劇;改革
- Abstract
- 摘要 : 中國戲劇的近現代改革與日本淵源深厚。它不僅與小說的“革命”一樣,成為近代啟蒙的工具,更體現了近代中國戲劇家對日本社會的深入體驗。戲劇藝術本身的實踐性,決定了中國戲劇改革家必須“進入"到日本當下的生存狀態,這是留日中國戲劇家重要的戲劇資源。於是,為日本戲劇資源所包裹的中國戲劇家也有了自己較為豐富的異城生存體驗。這些體驗,以各種形式轉化成為現代戲劇的重要內容。雖然中國文學史上祗有”小說界革命“之說,並無“戲劇界革命”之謂,但作為能夠介入現實的敘事文學而言,戲劇同樣屬於這個大歷史變革潮流的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講,戲劇更依賴的是舞台藝術的實踐。正是從這一點出發,中國戲劇近現代改革便與“小說界革命”有了很大的差別,中國戲劇家日本體驗的深度也與小說家頗為不同。近代中國小說所展開的“小說界革命”之路,歸根到底還是以小說家的理論宣傳為主導;也因為它們主要就是作家自己的主觀宣傳,小說的敘述形式似乎也給了作家一個假相:作家本人盡可以拋下許多的人生細節,沉湎於個人的主導型言說之中。但問題是,這樣一來,被極大壓縮的就是那些生動活潑的人生場景了;而抽空了人生場景的小說,其實也就失去了感染人、觸動人的可能。所以說,梁啟超倡導的“小說界革命”,其政治小說作為“藝術”是相當失敗的。但是,戲劇卻根本不同。作為文字的劇本,僅僅祗是“作品”的一個“階段性”產品,最終的成品必須出自導演,而導演與劇作家的根本差異就在於前者充分體現了他對觀眾和演出氛圍的精細把握----他能夠根據接受者的實際反映不斷修改和調整最終的演出形式。這樣一來,所謂的戲劇,就必須是也祗能是一種最充分地汲取了接受者與現場種種情勢的綜合性藝術。在中國戲劇的近現代嬗變過程之中,即便是在庸俗的文明戲氾濫成災的時期,仍然有像春柳社同人這樣的藝術家們秉承著日本新派劇的經驗,苦苦掙扎,為中國的戲劇舞台帶來一股藝術春風。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資源”雖然並不足以完全支撐中國戲劇的革新,但畢竟是它點燃了第一束近代藝術的火把。這樣的歷史意義,當由後人加以認真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