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 E-Theses Collection (澳門大學電子學位論文庫)
- Title
-
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推動科普政策角色及作用
- Chinese Abstract
-
Show / Hidden
摘要 從 80 年代開始,世界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科普工作,採取各種政策措施促進公眾對科學的理解。發達國家的的科普政策走在世界前列,英國的科普政策將科學列為核心課程;美國的科普政策把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放在第一位;德國的科普政策通過公共教育來實現,鼓勵學生涉足科學領域;日本的科普政策是把科普和國民教育聯系在一起,從社會方面的學校中為年轻人提供更多充滿樂趣的實驗和觀察研究等。可見,全面提高公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成為很多國家科普政策的首要任務。 澳門回歸後,特區政府開始重視科普的發展。2000年頒饰《科學技術發展綱要法》, 明確了指出推動學校與社會的科學技術知識之教育和培訓,推展科學技術的普及教育。政府促進成立創新科技中心,成立科技委員会,於2004 年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成立,支持科技研發。直至 2007年開始以資助形式向學校及社團推動科普工作,以及主辦夏令營科普活動。2009年澳門科學館落成,向全澳市民及遊客提供科普活動的大型場所,標誌著澳門科普工作進入新的台階。 本論文以科普政策作為研究客體,應用了公共政策評估理論中的“目標導向”與“目標中立與回應性評估”兩者相輔相承的比較方式,引用科技評估的相關理論,使用文獻研究,訪問研究,調查研究方法,對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推動科普政策的效能性、合適性以及回應性進行了政策分析評估,同時带出開展科普政策現存的問題,引起社會各界重視科普,重視公眾的科學素養。 論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緒論部分,介紹本論文研究目的與意義,並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做一個簡單的說明。第一章,文獻回顧及概念說明,主要對世界各國科普政策的發展情况回顧,同時就科普,科普活動以及科學素養的概念作簡要的說明,以及科普活動的推行對提高科學素質的意義,第二章,公共政策評估理論及科普素質的分析模型;第三章引介本澳中學教育背景,以及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成立,第四章深度訪談科普老師以瞭解科普政策的成效以及開展科普活動遇到的困難,同時通過問卷調查瞭解本澳中學生的科普現況及科學素養情况,從個人、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對澳門科技術展基金推行科普教育及活動政策的態度進行調查瞭解,進行總结。第五章,對科普工作評估,評估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推動科普工作的效能性,合適性及回應性以及分析科普政策的其他相關問題;最後,結論及建議。 關鍵詞:科普政策、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科普活動、科學素養
- Issue date
-
2012.
- Author
-
徐艷芬
- Faculty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former nam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 Degree
-
M.P.A.
- Subject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 Macau.
科技革新 -- 澳門.
- Supervisor
-
蕭楊輝
- Files In This Item
- Location
- 1/F Zone C
- Library URL
- 99100724408970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