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段瑞聰
Title
台灣當局與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4年9月30日, 第14卷第3期, 第442-455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4%E5%B9%B4%E7%AC%AC3%E6%9C%9F/%E5%8F%B0%E7%81%A3%E7%95%B6%E5%B1%80%E8%88%871962%E5%B9%B4%E4%B8%AD%E5%8D%B0%E9%82%8A%E5%A2%83%E8%A1%9D%E7%AA%81.pdf?_t=1727073944
Keyword
蔣介石;中印邊境衝突;麥克馬洪線;聯合國代表權;反攻大陸
Abstract
本文將對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時蔣介石和台灣當局的應對進行多維度分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蔣介石一直支持印度獨立,重視與印度的關係,但由於印度承認了中共政權,蔣開始對尼赫魯感到失望和不信任。蔣介石希望印度放棄中立主義,加入自由主義陣營,以防止印度加入社會主義陣營。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印邊境衝突是在冷戰時期發生的,與古巴危機有密切關係。中美對立、中蘇對立、印巴關係以及中國、印度與其他亞非國家的關係也交織複雜。從微觀的角度來看,蔣介石和中共政權都不承認麥克馬洪線,在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利益方面二者是一致的。然而,蔣介石和台灣當局的應對具有強烈的“反共”傾向。蔣介石將美國對印度的支持視為反攻大陸的良機,但美國始終反對蔣反攻大陸。印度雖然在邊境問題上與中國存在分歧,但支持中共在聯合國的代表權。當時,台灣當局雖然占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但在中印邊境衝突中被邊緣化,無法發揮主導作用。然而,蔣介石並沒有被動地袖手旁觀,而是表現出對“一個中國”的執著。從中可以看出1949年以來國共兩黨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的連續性。 段落標題: 1. 問題意識 2. 戰後中印關係之變遷 2.1. 戰後初期的中印關係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之中印關係 3. 衝突之發生與蔣介石之應對 3.1. 圍繞麥克馬洪線之角逐 3.2. 伺機反攻大陸 3.3. 圍繞聯合國代表權之角逐 3.4. 西藏與中印邊境問題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