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暢引婷
Title
婦女/性別研究的學術架構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2年7月30日, 第12卷第3期, 第363-375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2%E5%B9%B41%E2%80%944%E6%9C%9F/2022%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3%E6%9C%9F.pdf
Keyword
自然;社會;平等;差異;性別研究;學術體系
Abstract
婦女/性別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與世界婦女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境遇密切相關。但作為一門學問,其內在學術機理的探討仍然薄弱。這不僅影響了學者之間的對話交流,而且還阻礙了性別知識在大眾層面的傳播普及。如果將婦女、性別研究置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狀態下整體觀照,則會發現,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概念範疇作為分析框架雖然是二元的,但不是對立的。因此,相互之間的互動、聯動與同構,決定着事物發展的基本走勢,也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日常行為。具體來說,研究中需要準確地把握四個節點:其一,平等與差異之間的學術邊界。平等不等於“相同”或者“一樣”,差異具有生理上的“不一樣”和生活中的“不平等”兩種含義。性別間的生理差異是與生俱来的,但這種差異没有優劣之分,生理上的不一樣並不必然带來社會生活中的不平等。其二,自然與社會之間的性別區隔。性別具有社會建構性,但建構不是無中生有的。自然與社會作爲硬幣的一體兩面,使男性與女性在對立統一中顯現出世界的豐富多樣性。“父權制"作高壓迫女性的一種社會制度延續幾千年,但女性在其中並不完全是被動無能的。女性勞作、寫作、創作在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使(女)人與社會和諧共生。其三,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身份轉換。婦女/性別研究不只是女性的專利,男性在其中的參與既豐富了性別研究的內容,也使不同性別身份的人在“他者/她者”的鏡像中相互參照和制約。婦女解放與發展作為時代變革的重要議題,離不開女性自身的獨立和自強,也離不開男性的自我反思和支持。在“人”的意義上,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其四,知識與行動之間的交互作用。當研究者運用一定的語言,文字、概念、範疇,對千差萬別的性別行為、性別制度研究分析時,一方面需要將理論作為先導,引領性別文化和制度重建的方向路線,另一方面需要將理論回歸到紛繁複雜的現實生活之中,接收大衆實踐的檢驗。知識不等於真理,知識需要在與實踐的交互作用中不斷豐富和完善,進而為人類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提供一切可能。 段落标题: 1. 性別差異:人與自然之間 1.1. 性別差異的文化建構及其哲學意蘊 1.2. 性別生理差異帶給女人的種種困擾 1.2.1. 古代社會:女神與女奴的交織 1.2.2. 近代社會:女性與女人的糾葛 1.2.3. 現代社會:家庭與工作的衝突 1.3. 性別研究中“本質”與“建構”的持續爭論 2. 性別平等:人與社會之間 3. 婦女/性別研究:人與人之間 3.1. 女學視域:改變不平等的性別關係 3.2. 人學視域:確立女性的主體地位 4. “婦女/性別研究”的學術價值何在 4.1. 理論:平等與差異的辯證互動 4.2. 性別:方法與立場的辯證互動 4.3. 主體:女性與男性的辯證互動 4.4. 建構:知識與行動的辯證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