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戴茂堂
Title
一個被忽略了的話題:哲學始於驚異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2年10月30日, 第12卷第4期, 第587-595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2%E5%B9%B41%E2%80%944%E6%9C%9F/2022%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4%E6%9C%9F.pdf
Keyword
驚異;相通;自我意識;普遍性;張力
Abstract
哲學始於驚異,本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卻被今日的哲學界忽略了。重新拾起這一古老的話題,可以縮小哲學、人與生活於其中的“世界”的距離。“哲學始於驚異”不是從定量的角度,想在時間的維度討論哲學“在某個時間開始”,而是從定性的角度,想在邏輯的維度標畫或指明做哲學應該持有什麼態度、什麼立場。具體而言,“哲學始於驚異”是說做哲學研究的人要有驚異感。這種驚異感貫穿於哲學始終,且有兩個遞進的層次。世界充滿差異性,差異性是世界的真相。如果沒有差異,萬事萬物就不能形成邊界並各自成為自身。“驚異感”說的是,萬事萬物不僅存在差異,而且還因為這種差異使得萬事萬物各自成為自身,實在令人驚訝。“異”是“驚”的原因,“驚”是“異”的結果。這是第一層次。如果世界是差異性的,而差異性的世界沒有相通性,那麼就會導致世界的孤單化、碎片化,還會衍生出對立、對抗來。真實的情況恰好是,世界不同而相通、差異而同一。差異不僅使單個的事物成其為自身,而且成全了世界的完滿和整全。這是世界的深刻張力。相比於差異性使得萬事萬物各自成為自身所引起的驚異而言,差異性背後隱藏着的統一性使得世界不同而相通更是令人驚訝!可見,更深的驚訝緣於萬物“差異”的背後居然有“統一”的力量,顯示了差異更大的魔力。所以,對於“驚異”第二層次理解,應該是“驚”於“異而不異”。深刻地看,異而不異更是世界的本相。“異而不異”是“驚”的原因,“驚”是“異而不異”的結果。動物說不出“我”字,沒有自我意識,也不能區別萬事萬物,沒有驚異感。如果說,哲學始終驚異,那麼驚異始於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人如果沒有自我意識的覺醒,就不能產生驚異感。而人如果沒有自我意識的覺醒,進而沒有驚異感或好奇心,是不能做哲學的。片面的自我意識往往會走向對差異的誇大,進而走向對他者意識的疏忽。只有自我意識,沒有公共意識,將會面臨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帶來的巨大困境。哲學的使命應當是,在差異性中呈現出普遍性,在普遍性中容納差異性,使差異性和普遍性總是處於一種彼此認同與接納的張力關係之中。 段落標題: 1. 如何理解哲學“始於”驚異之“始於”? 2. 如何理解“驚異”之“異”? 3. 如何理解“哲學始於驚異”之“驚異”? 4. 驚異始於自我意識的覺醒 5. 哲學的使命:尋找“差異”與“普遍”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