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盧小合
Title
“文化統一體”開放性定位——巴赫金的“涵義”思想歷程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2年7月30日, 第12卷第3期, 第445-453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2%E5%B9%B41%E2%80%944%E6%9C%9F/2022%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3%E6%9C%9F.pdf
Keyword
巴赫金;文化涵義觀;對話
Abstract
綜觀20世紀的“涵義”研究,與西方學術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蘇俄所取得的進步,是由不同學料、不同流派、不同方法共同實現的。其中,巴赫金的貢獻尤爲突出。在巴赫金早期的“涵義”思想中,他首先提出人的行爲與存在(也就是現實)的相互作用是“涵義”產生的本源,即本體論基礎。因而,“涵義”具有個體人的特徵,是“個性化涵義”。這樣,“涵義”就具有多樣性、相對性、未完成性、片面性特徵。然而,它又是與存在作用的結果,也就具有了客觀性特徵。基於此,他又提出了人的行為行動是受“涵義的內在必然性”制約的觀點。他對“涵義”未來的思考,是一種積極的“超時間的理想性涵義”,促使作者主體在“完善自我”中起重要作用。在後期的“涵義”思想中,巴赫金對元語言學、詮釋學中“涵義”的作用予以肯定,把對問題的回答稱作“涵義”,不能回答問題的東西就沒有涵義;認爲涵義具有潜在的、深層的、隱秘的、無限的本質特徵,存在於兩個主體之間的對話交往之中,而不是主體與物或者物與物的對話關係中。因此,這種對話要求主體的平等性和對話的無限性,從而獲得“涵義任務”的解決。一種涵義衹有與另一種涵義相遇時,纔會顯示出自己的深層底蘊,纔會消除這些文化的封閉性與片面性。對話理解的最高標準是深度而不是寬度,是探求自己(或他人)話語中秘密的、隱蔽的、深層的東西,即真理性的東西。由此,纔會出現“超涵義”概念,這是對話性的必然結果。“超涵義”的具體表現是“超受話人”,是絕對公正的應答性理解,同時也是完整表述的一個建構因素。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行為,還是審美活動中的創作,巴赫金都提倡以涵義的“對話性理解”來反對“涵義的物化”,即反對“人的物化”“意識的物化”和創作中“人物形象的物化”,從而保證“文化統一體”的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