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蔡赤萌
Title
回歸初期香港經濟管理理念探索
Journal Name
澳門理工學報
Pub. Info
2023年10月15日, 總第92期, 第26卷第4期, 第5-25頁
Link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23_4//bb77a-202304005-.pdf
Abstract
香港一直是世界上自由經濟制度保持相對完整的地區。回歸前基於自由經濟理論基礎上的“自由放任”和“積極不干預”,被視為香港經濟成功發展的因素之一。但進入20世紀80、90年代後,隨著內外政經環境變化以及經濟結構轉型,市場失靈現象增多,原有理念與政策的局限性日益顯現。回歸初期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探索新的經濟管理理念,主動思考香港經濟發展方向並付諸實踐,經濟政策與政府管理架構也作出相應調整。但因回歸之初香港遭遇亞洲金融風暴,其對經濟衝擊之大、影響之深超出預期,政府財政連續數年出現赤字,再加之香港社會認知上的局限和治理機制上的不完備,相關經濟理念和發展策略在落實中受到諸多制約。 段落標題: 1. 香港經濟管理哲學與理念的歷史演變 1.1. 回歸前:從“自由放任”到“積極不干預” 1.1.1. “自由放任”或“消極不干預”階段(1841~1970) 1.1.2. “積極不干預”理論的形成與政府經濟功能逐步建立(1970~1997回歸前) 1.1.3. “積極不干預”理念下的香港政策體系 1.2. 回歸初期:“市場主導”、“政府促進” 2. 第一屆任期:探索“政府促進”功能,主張對經濟“最大支持、最少干預” 2.1. 遵循自由經濟原則和“市場主導”,探索政府“促進”功能 2.2. 探索經濟定位,引導經濟長遠發展 2.3. 制訂策略,推動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 2.4. 調整政府組織架構,強化政府對重要產業的推動能力 3. 第二屆任期:強調“市場主導”、優化“政府促進” 3.1. 適度控制政府職能,注重“小政府”干預效能 3.2. 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調整:“市場主導、政府促進” 3.3. 經濟成效:走出谷底,強勁復甦 4. 回歸初期香港經濟政策的相應調適 4.1. 拓展政府部分宏觀經濟功能,建立政府經濟干預和政策扶持的相關政策體系 4.2. 提升政府推動高增值產業和經濟轉型能力,產業政策雛形基本形成 4.3. 建立“積極應變”的危機管理政策和干預機制 4.4. 逐步完善政府對外經濟職能 4.5. 在部分領域進一步擴大開放,增加市場自由競爭成分 4.6. 房地產政策從擴大供應轉為減少政府供應,減低政府參與程度 5. 香港經濟管理理念與經濟政策調整的現實制約 5.1.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內在固有矛盾難以消除 5.2. 社會對自由經濟的崇尚及“積極不干預”的思維慣性 5.3. 亞洲金融風暴引發經濟泡沫破裂,制約著政府經濟理念的落實 5.4. 特區政府缺乏干預經驗和干預機制 5.5. 社會缺乏配套氛圍,“愛國者治港”相關機制尚未建立 6. 幾點啟示 附表: 1. 香港政策體系:不干預政策、直接干預政策及臨時性干預政策 2. 回歸初期香港經濟發展情況(1997~2005) 3.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收支及儲備結餘(億港元) 4. 回歸初期香港科技與知識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