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洪朝輝;董存發
Title
中美文化交流中的新亮點——從邊緣視角觀察梅蘭芳訪美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3年1月20日, 第13卷第1期, 第97-110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3%E5%B9%B41%E2%80%944%E6%9C%9F/2023%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1%E6%9C%9F.pdf
Keyword
梅蘭芳;訪美演出;京劇;邊緣研究
Abstract
梅蘭芳1930年訪美,既是中美京劇外交的成功實踐,也是“中學西傳”的重要起點。深化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研究,除了需要尋找“邊緣”資料和“副文本”(如美國33個州的地方報紙)外,還需要探討“邊緣”事件(如梅蘭芳劇團總導演張彭春的四次演講和日本筒井劇團同期在紐約百老匯的演出)和“邊緣”人物(如著名記者梅其駒和梅劇主持人/報幕員楊秀)。因為,通過透視邊緣事件、邊緣人物、邊緣文獻、邊緣地域,可以幫助人們從“橫看成嶺”的主文本中,尋找“側看成峰”的副文本,也能起到以邊緣“之石”攻主流“之玉”的效能,更有助於拾遺補缺、糾謬正誤,證實或證偽一些歷史真相,填補梅蘭芳訪美的一些研究空白和關鍵資料。或許,這種邊緣研究深而廣之,有助於推動一門“邊緣學”(Margination Studies)的創立。從邊緣視角觀察梅蘭芳訪美,首先,張彭春的四次公開演講,不僅向美國公眾深度展示了中國國劇的精粹,而且表達了中美文化交流的一大原則:我們不是尋找各自最好的,而是尋找各自最合適的。其次,日本筒井劇團與梅蘭芳劇團在百老匯同時同地的演出,給了美國觀眾一個比較兩大東方戲劇的良機。美國輿論大多認同梅蘭芳劇團的傳統性,而不是筒井劇團的現代性。這也許是對日本戲劇“脫亞入歐”的反諷,應驗了越民族、越全球的理念。再次,作為兩個“邊緣”人物的梅其駒和楊秀,他們的共同功能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特有的交流方式,講述中國京劇文化的故事。他們各自利用美國記者對他們的專題採訪,“通過他者重構自我”,並實踐雙重塑造和雙向成全的理念;而且,楊秀的華人形象、名校學歷、漂亮外表和現代女性思想,都有助於傳遞一個新的中國、新的文化、新的女性的積極信號。作為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一個重大事件,梅蘭芳訪美研究的潛力很大。它有其能夠促使今人反思文化、文藝、文人所獨具的超越政治和意識的功能,推動中美兩國民眾探尋共享文化價值的最大公約數,發現中美文化交流的新起點和新亮點。 段落標題: 1. 邊緣事件(上):張彭春的四次演講 2. 邊緣事件(下):日本筒井劇團與梅蘭芳劇團的“對壘” 3. 邊緣人物:記者梅其駒和主持人/報幕員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