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劉朝謙
Title
中國文學“悲秋”主題之開啟——宋玉《九辯》中的時空審美結構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2年4月30日, 第12卷第2期, 第248-259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2%E5%B9%B41%E2%80%944%E6%9C%9F/2022%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2%E6%9C%9F.pdf
Keyword
《九辯》;悲秋;複調;時空審美結構;悲美
Abstract
在中國文學史上,雖然《詩經·小雅·四月》和屈原的《九歌·湘夫人》都曾寫到秋日悲愁,但“悲秋”並非貫穿整個文本的主題,祗是賦文本某一段落所寫到的一個小小的局部內容。真正把“悲秋”從文學世界的局部描寫擴展為一篇賦文的主題,正面、系統而細膩地表現“悲秋”,則是由宋玉實現的。他的《九辯》使用複調文學話語,用以呈現悲秋主題的時空審美結構。這一悲秋時空審美結構具有多重性:首先,“秋”的本義是人設定出來,用以量度自然的一種時空尺度。《九辯》之秋在乎的是,秋為天刑的意義。在這種意義裡,秋色主要是萬類自然生命的否定形式,它在主體人的心中引起的是醜感。其次,作為悲秋主體的人,居於三種屬人的時空中:一是裁量人作為必死者之本質的自然時空;二是裁量人作為有志者之人生成敗的時空;三是標示社會興亡的社會時空。在《九辯》中,宋玉把主人公置放於四個時空之中:自然的秋季;老年時段;正在腐朽、正義難彰的社會時空;去職、失志、親離君疏,無家可歸的社會人生窘境。當其時,在存在本質上無家可歸的主人公目見神遇皆是衰朽瀕死的秋色與類似秋色後,於是,以主人公的生命體認為載體體,四重時空頓時發生深切的互動交感、相互應答,人與異己之自然、與人自然之自然、與自然的社會性存亡、與社會這個他者之間的對話,構成了《九辯》悲秋話語的複調性。依託這一複調性,《九辯》向讀者呈現出自然萬物之瀕死、人的自然之瀕死、人的社會之瀕死、社會中力求遇合的個體之人的瀕死這四重景象。這四重瀕死話語情不自禁地交融在一起後,相互言說,更寬廣、更深刻地把人“存在—在此”的悲劇性揭示出來。從美學角度看,《九辯》複調性文學話語不是單純的審醜話語,而是在美醜對比中突出美的人與物遭到破滅和傷害的悲劇性話語。因此,悲秋之美在本質上也可以命名為中國式的悲美。 段落標題: 1. 悲秋話語的複調性及其賦美學性質 2. 秋:自然的時空框架及其特徵 3. 悲秋中的人文時空與人的生死興衰 4. 悲秋:主客交融與時空疊構 5. 悲秋是審醜還是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