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 Author
- 洪朝輝
- Title
- “一雙看不見手”的百年誤讀——文獻還原亞當·斯密的隱喻
- Journal Name
- 南國學術
- Pub. Info
- 2021年1月30日, 第11卷第1期, 第4-15頁
- Link
-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1%E5%B9%B41%E2%80%944%E6%9C%9F/2021%E3%80%8A%E5%8D%97%E5%9C%8B%E5%AD%B8%E8%A1%93%E3%80%8B%E7%AC%AC1%E6%9C%9F.pdf
- Keyword
- 亞當·斯密;一隻看不見的手;市場;《道德情操論》;《國富論》
- Abstract
-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一雙看不見的手”的隱喻,被後世學者誇大、誤傳,甚至杜撰長達百年,導致學術界與公眾對它的理解出現了超國界、誇學界的謬誤,以為“這雙手”等同於自由市場經濟。因此,就需要從三個方面予以還原:第一,斯密生前,祗在《天文學史》一文,《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著作中,各一次提及“一隻看不見的手”。其基本含義是,主觀自利意願會促進客觀社會利益。這與市場經濟的供需自由定價、最小化政府干預、最優化資源配置的三大原則沒有直接關係。而且,“一隻看不見的手”的術語,早在古羅馬時期,就被詩人奧維德使用;有關“這隻手”的基本思想,也早在斯密之前的17世紀,就被歐洲的一些思想家們採用;在斯密著作和文章之前,曼德維爾也對此做過深入分析。所以,“這隻手”祗是斯密所有著作中根本沒有什麼分量和地位的一個隱喻而已。因而,在斯密去世後的一百多年裡,幾乎所有經濟學大家的傳世之作都不曾提及或討論過“這隻手”。第二,對“這隻手”產生誤解源於1875年,劍橋大學的法律教授梅特蘭第一次將“這隻手”與“自由放任”思想聯繫;20世紀初,一些經濟學學者繼續深化了這類誤解;到了1948年,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70年)薩穆爾森推出《經濟學》教科書,首次將“這隻看不見的手”與市場經濟、完全競爭、政府干預發生聯繫。由於該書先後再版十八次、發行五百多萬冊,加之眾多著名經濟學家也紛紛加入這場以訛傳訛的大合唱,將斯密不經意使用的這個隱喻之地位逐年抬高,最終將它煉成理解所有社會科學奧秘的萬能鑰匙。第三,這些經濟學家之所以誤解“這雙手”,既有詮釋學等學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時代影響,更存在學者自身的主觀因素(既有懶於研讀原始文獻、不敢質疑大師謬誤,也有因善而誤、拉大旗作虎皮,甚至更有為特定的觀點背書,不惜杜撰或歪曲經典著作的不良企圖)。由於斯密“這隻手”的地位被學界誇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而此“手”已決非彼“手”,所以,有必要重溫斯密的原著,還原斯密的本意,復興斯密的思想,以推動學術研究更加求真、求實、求是。 段落標題: 1. 引言 2. “一隻看不見的手”的真實意涵 3. “一隻看不見的手”是如何被誤解的 4. “一隻看不見的手”為何被誤解 5.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