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周建漳
Title
改造我們的真理觀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3年10月30日, 第13卷第4期, 第607-622頁
Link
https://ias.um.edu.mo/wp-content/South%20China%20Quarterly/PDF/2023%E5%B9%B41%E2%80%944%E6%9C%9F/%E5%91%A8%E5%BB%BA%E6%BC%B3.pdf
Keyword
事實真理;意義真理;真理語用;真理的意義
Abstract
現有關於真理的主流哲學理解基本上是英美譜系的一元真理觀,即以科學為真理惟一原型,以真假二值性與可證實性為邏輯、經驗特徵的認識之真(being true),而歐陸哲人尤其是海德格爾關於存在意義之真(true being)的真理言說在此一視野中基本上處於被置若罔聞的邊緣地位,這是哲學上真理理論的內部斷裂。在哲學與生活世界之間,現有哲學理論與日常語言中真理的豐富含義及其活躍存在之間亦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通觀性的真理理論要求不但將英美與歐陸哲學關於真理“這個詞”(概念)的論說同時納入理論思考,並且充分考慮生活世界中真理“這回事”(社會實踐)。在此,關於真理更週延的理論思考應該回答“何為真理”、“真理何為”以及“為何真理”三大問題,這與康德由“我能知道什麼”“我應該做什麼”和“我可以期望什麼”鎖定“人是什麼”在學理上同一機柕。 就真理是什麼而言,“真”在語義上有兩層含義,即與“假”相對之“真(假)”義及真之為真的“如是(一)”義,後者為“真”之本義,而“假”作為“真”之否定義即“不如是(一)”,進而引申出真、假之區別義。與此相對應,真理在概念層面上包含“事實真理”與“意義真理”兩種樣式,二者面對的分別是現實生活層面有待解決的“麻煩”(problem)與意義層面訴諸理解的“困惑”(question),其理論形態為具有真假二值性邏輯品格的科學“真知”和具足明證性的人文“真諦”。在生活世界視野中,真理的功能包括“物用”、“認識與社會交往中的規範作用”與公共論辯中以真理決是非的“叫真”“語用”三個方面。由於科學真理賴以成立的單義參照前提在社會層面難以滿足,一言定讞的嚴格真理性解決方案在社會場域實質上是不在場的,在此,真理語用的認知性質並非科學證明,而是一種論辯性修辭學實踐。最後,在內在價值維度上,真理就是真理(true matters),其意義自足性在社會公共領域表現為個體“為真理而真理”的道義維度,其所以可能的根據是人的自由意志,在此,不能依自身信念暢所欲言意味著精神上的奴隸狀態,這是難以被接受的。在個體存在維度上,追求幸福的本質是生命意義的安頓,在這一意義上,諾奇克強調的“現實原則”超越弗洛伊德式的“快樂原則”,“活得更真實”(being more real)比活得更快樂、更合乎倫理規範更根本、更重要。 段落標題: 1. “何為真理” 2. “真理何為”與“為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