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孫傳喜;鄧楠;梁瑞如;曾延雄
Title
膠原膜聯合自體骨-人工骨治療種植體周骨缺損臨床研究
Journal Name
鏡湖醫學
Pub. Info
2011年12月, 總第25期, 第11卷第2期, 第5-10頁
Keyword
牙種植;Bio-oss人工骨;自體骨
Abstract
目的:評估膠原膜與不同骨代材料聯合應用治療種植體周骨缺損的臨床療效,爲臨床治療種植體周骨缺損提供有效、便捷的方法。方法:綜采用前瞻性、隨機、自身對照的方法,選擇臨床上需要通過植骨方法修補種植體周骨缺損、且植骨區域達到3個或以上區域的13個病例,分別採用Bio-gide + Bio-oss + 顆粒狀自體骨(第1組)、Bio-gide + Bio-oss(第2組)、Bio-gide+顆粒狀自體骨(第3組)的聯合治療方案,用三種方案對同一患者的不同骨缺損區域進行治療。術後10天觀察切口愈合情况,膠原膜有無暴露、感染;分別在術後當天、術後3個月、6個月拍攝X光全景片、測定三種方案新骨形成的品質,評估療效。在種植術後6個月,用組織學方法比較骨組織結構的成熟度和植入骨的殘留量。結果:1.本實驗所有13例病例共植入47枚Replace螺紋狀錐形TiUnite介面種植體,均隨訪時間24個月,除1例病例的1枚種植體(位於非植骨區)在Ⅱ期手術時發現鬆動取出外,其餘46枚種植體全部完成上部修復,隨訪檢查牙周狀况良好,能行使正常功能,種植體存活率達98%。2.第1組的新骨組織的生長數量與第2組的新骨組織數量相一致,但其質地堅硬、與種植體結合緊密無間隙,達到了良好的骨整合,能够更好地承載種植體負荷力,優于第2組的新骨組織的質地;而第2組由於Bio-oss人工骨顆粒吸收緩慢,新骨組織中仍存留了較多的粒狀人工骨顆粒而在術後第6個月開始承載種植體負荷力時質地仍較鬆軟,明顯劣於第1組(p<0.01)。3.第1組的新骨組織的質地與第3組的新骨組織的質地相一致,第1組的新骨組織數量充足,完整地覆蓋了骨缺損區,在術後6個月無一例發生種植體再次暴露、再次出現骨缺損;同時由於其新骨組織中保留了部份的Bio-oss人工骨顆粒,爲新骨組織的生長維持了有效的空間;而第3組的骨移植材料全部由自體骨組成,因移植物快速吸收的特性帶來了新生骨未及時長入導致種植體再次暴露的風險,本實驗第3組共13枚種植體中有2枚種植體再次暴露,雖然骨質缺損區明顯縮小,但究其原因,應與移植材料快速吸收、無足夠新生骨生長替代有關。結論:1. Bio-oss人工骨+自體骨的混合骨移植材料較之單純的Bio-oss人工骨和自體骨具有更好的骨誘導性和骨引導性;2. 在臨床修復種植體周骨缺損時,Bio-oss人工骨+自體骨的混合骨移植材料與可吸收膠原膜Bio-gide聯合應用較之單純的Bio-oss人工骨和自體骨與Bio-gide可吸收膠原膜聯合應用具有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段落標題: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臨床研究對象 1.2.1. 研究對象的納入方法 1.2.2. 研究對象臨床資料 1.2.3. 研究對象的分組 1.3. 研究步驟 1.3.1. 口腔檢查和術前準備 1.3.2. Ⅰ期手術植入Replace螺紋狀錐形種植體及進行適當的骨移植修補骨缺損;6個月後進行Ⅱ期手術放置愈合基台 1.3.3. Ⅰ期手術後當日行X光全景片檢查植骨情況,Ⅱ期手術前當日行X光全景片檢查植骨生長情況 1.4. 手術方式 1.4.1. I期手術:採用常規埋入式手術方式植入種植體 1.4.2. II期手術:愈合基台的置入 1.5. 療效觀察和評價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臨床治療效果 2.2. 實驗對象骨缺損區放射學觀察 2.3. 實驗對象骨缺損區臨床觀察 2.3.1. 實驗對象骨缺損區骨生長情況肉眼觀察,Ⅱ期手術暴露植骨區後發現 2.3.2. 實驗對象骨缺損區測定:以種植體爲參照系,測量種植體暴露的最大長度和最大寬度來描述實驗對象骨缺損區 3. 討論 3.1. 實驗的研究方法設計與實驗結果真實性 3.2. 本實驗各組植骨材料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3.3. 臨床治療種植體周骨缺損骨移植材料的選擇 附表: 1. 實驗對象骨缺損區骨生長情况肉眼觀察結果表 2. Ⅰ期手術植骨前骨缺損區大小測量結果(單位:mm) 3. Ⅱ期手術植骨後骨缺損區大小測量結果(單位:mm) 4. Ⅰ、Ⅱ期手術骨缺損區最大長度測量結果比較 5. Ⅰ、Ⅱ期手術骨缺損區最大寬度測量結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