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鄭開
Title
常與非常:一個分析早期思想史的視角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2年1月20日, 第12卷第1期, 第26-38頁
Keyword
常;非常;幾/機;神/明
Abstract
中國古代的哲人早已意識到,宇宙與自我均處於恆常與流變之間。一方面,《周易.繫辭》屢言“變化”“變動”“變通”“無常”“日新”“生生”“屢遷”,強調“唯變所適”。《莊子》則拈出了一個“化”,以概括乃至代替“物”的概念,同樣強調一切皆流、化不暫停的觀念。另一方面,傳世經典《詩》《書》《易》《禮》《春秋》無不盛言“恆”,諸子百家則進一步關注了“常”,這些恆常觀念的內容與形式,几乎囊括了從天地萬物的運動規律到政治社會之倫常秩常的所有方面。古代哲人明白,他們身處其中的大千世界(包括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都是有規律、有秩序、有條理的,但仍不可避免地發生意料之外、常態之外的各種狀況,如災害、祥瑞、禍福等。因此,未來如同一張密不透光的帷幕,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隱藏在它的背面,即便是強有力的理性認識也不足以穿透它,於是熱衷於卜問鬼神。然而,古代思想世界的複雜深邃遠非“變”與“常”這對範疇所能涵蓋,甚至近代哲學範疇——原因與結果、偶然與必然也難以闡釋之。原因在於,事物流變過程中亦呈現了某種規律性和秩序性,此乃“變中有常”;而嚴格或理想意義上的恆常不變卻仿佛鏡花水月,反常、異常、變例總是與恆常攜手而來。如此看來,變(變易)與常(常則)、偶然與必然就具有了某種交涉糾纏、相互攝入的複雜關係。實際上,早期思想家已經洞見到,反常、異常、特例也是“常”的一部分,它們無所不在且內在於“常”。也就是說,“變”與“常”的矛盾關係裏還應該加入“非常”的維度,否則就會徘徊於古代思想世界之門外。可以說,“常”與“非常”深刻塑造了古代思想世界、生活方式的模式與特色。兩者的交涉糾纏、互補共生、相輔相成主要體現在:禮制方面的“常祀”與“非常祭”,歷史文化語境中的改革、革命、危機意識,以及思想史層面的“神”與“機”等概念。在西方,自古希臘以來的哲學思考執著於追尋永恆與形式,把非常、反常、異常事態視作偶然與例外;而早期中國,思想史是沿着常與非常之間的張力思考問題,尤其是“非常”觀念訴諸“神”“機”等概念,這本身已具有了某種超越因果規律的深刻意義。 段落標題: 1. 禮制視野中的常祀與非常祀 2. 歷史文化語境中的“非常觀念”:危機意識與氣的理論 3. 思想史中的“神”與“機” 4. “承百代之流而會乎常今之變”的非常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