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向世陵
Title
從"天地之中"到"天地之性"——圍繞"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的學術爭辯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1年4月30日, 第11卷第2期, 第196-206頁
Keyword
天地之中;中和;生生;性;氣
Abstract
春秋時期,劉康公提出了"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引起了後世學人長時期的關注。傳統儒學通常以"中和之氣"釋""中",陰陽之秀氣成爲生生的基礎,但"中""中和"與"氣"的聯繫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董仲舒以"中"與"和"規定"道"與"德",從"用"與"功"的角度論"中和",在陰陽之氣和諧運行的基礎上突出"致中和"的效用,要求善養中和之氣。以氣釋"中"的見解在宋以後受到挑戰,以氣化的統一性解釋世界的觀點不再能充分滿足人們所需。從司馬光到程顥、程頤,皆主張從氣與性理雙方的關係去解說"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即不能僅僅說氣,更要論性(理),要求"正氣"與天性的結合。朱熹則堅守理本論的基本原則,從理與氣有形而"上下"之別與性形二分去解析"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明中期以後,在心學繁榮的同時,氣學也得到復興,二者之間的共同之處在於,都主張理氣合一。湛甘泉全面審視既往的資源,力求超越心學的視野闡發其學術主張,劉康公之說成爲他一個重要的理論支點。他以道爲"陰陽之中",強調"適中焉即道","中"既無形又不能離氣,故最能恰當地揭示道器、理氣"上下一體"的價值。他以"生"爲標識論"性",認爲性從心生、與心俱生,"中"的重要在於它保證了生生的中正純粹精微性質,這也是天所"命"性的根本價值所在。他批評宋儒的理氣二分,認爲沒有"二性"而衹有"一性",稱作"性"還是不稱作"性"主要是一種堅守"中正"的價值選擇。他思考"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不限於命題本身的論述,還在於將不同的理學本體性範疇——氣、性、仁、本心、天理等統一起來,陰陽剛柔合德是謂中,關注不用刻意、心方能得其中正的"自然"心境,同時也提醒着還有目的性和確定性的意圖。 段落標題: 1. 以"中和之氣"釋"天地之中" 2. "天地之中"由氣到性理的轉向 3. 從"陰陽之中"到"天地之性" 4. 性從心生與心之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