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 Author
- 黃萬華
- Title
- 臺灣、香港現當代文學與圖像關係史論
- Journal Name
- 南國學術
- Pub. Info
- 2021年7月30日, 第11卷第3期, 第416-430頁
- Keyword
- 臺灣文學;香港文學;文學與圖像關係史;文學思潮;社會媒介
- Abstract
- 在當今中國文學界、藝術學界,文學與圖像關係的研究日益受到關注,已經從文圖關係史梳理、作家畫家個案研究、文圖關係理論建構三個方面展開。“文圖關係”是作爲20世紀以來現象學、存在論等西方哲學關注的核心問題而在中國學術界產生影響的,它需要研究者從梳理、分析中國文學與圖像的材料與文獻出發,細緻辨析包括文學圖像元素、圖像形式、圖像譜系等史料,避免以往理論優先於實證的弊端。這不僅有可能扺達以往單純的文學研究未扺達的廣度和深度,也會以中國文學與圖像關係的豐富資源展開與西方現代文圖理論的平等對話,從而進一步建構、豐富現代文圖理論。從臺灣、香港現當代文學與圖像關係的歷史發展看,中國古代文學是透過臺灣、香港現當代的文學圖像媒介環境得以多層面呈現的。這既體現着臺灣、香港文學與中華文化傳統的血脈聯繫,也奠定了臺灣、香港現當代文圖關係、文圖理論的重要基石,使得臺灣、香港現當代文學圖像的呈現背靠深厚的民族文化傳統而向現代開放。臺灣、香港文學的歷史以現當代文學狀態爲主,其文學圖像種類豐富,包括圖像詩、詩配畫、文學雜誌插圖、小說等文學作品插圖、戲劇戲曲圖像、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文學(家)記錄片、現代傳媒中的文學圖像、跨藝術媒介文學圖像、其他語圖合一的創作等,既有大量以文本造型爲主的文學圖像,也有眾多由文本轉化爲圖像藝術的圖像文學;在內容上,既有中國古代文學圖像的現代再現(尤其是現代影視對古代文學名著的改編),更有臺灣、香港社會百年歷史和現實生活的豐富呈現。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的“早期”、194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的戰後時期、1980年代後的三十餘年這三個時期,臺灣、香港的詩畫互文同時推進了文學的變革和美術的變革,反映出現實主義的深化與開放、現代主義的興起與“突圍”、後現代的變革與超越,以及文學“在地”傳統的形成。而20世紀迄今的三大類媒介——現代印刷術、影視、多媒體的先後興起,則成爲文學圖像變化一個最重要的源頭。 段落標題: 1. 臺灣、香港現當代文學圖像與中國古代文學 2. 日據時期的臺灣文學、早期的香港文學與圖像 3. 戰後臺灣、香港文學與圖像 4. 1980年代後的臺灣、香港文學與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