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Manrique, Sebastão (曼里克); 朱文隽譯
Title
1637-1639年馬尼拉至澳門之旅
Journal Name
文化雜誌
Pub. Info
2010年夏季, 第75期, 第92-96頁
Link
http://www.icm.gov.mo/rc/viewer/pdf/10075
Abstract
摘要 : 奧古斯丁教團修士,塞巴斯蒂昂‧曼里克(Sebastão Manrique),於16世紀末出生於波爾圖(Porto),17世紀初前往印度,1603年間就職於果阿(Goa)聖奧古斯定教團修道院;在印度從事傳教活動至1628年,塞巴斯蒂昂離開柯欽(Cochim)前往孟加拉王國的胡格利(Hughli),並在此處逗留數月;之後塞巴斯蒂昂在印度支那半島海岸若開(Arakan)旅居了五年,並於1636年返回印度。一年後,他為傳教再度啟程,沿東亞海岸前往遙遠的日本;到達馬尼拉(Manila)後,得知天主教會在日本半島發動宗教迫害,祇得放棄其最初計劃。於是,塞巴斯蒂又輾轉海防(Haiphong)、澳門、望加錫(Macaçar)、賈帕拉(Japara)和萬丹(Bantam),欲重返印度;1640年8月扺達奧特拉國(Orissa)的阿雷普爾(Arepur),卻未找到能將其載回果阿的船隻,因此,塞巴斯蒂昂決定改走陸路到歐洲。他在莫臥兒王朝統治下的阿格拉(Agra)和拉合爾(Lahore)停留後,穿過阿富汗、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和巴勒斯坦,最終於1643年7月扺達羅馬,被選為葡萄牙阿戈斯蒂尼阿納(Agostiniana)省駐羅馬教廷總檢察長,塞巴斯蒂昂在羅馬居住至1669年,其間擔任羅馬教廷信仰宣傳聖部緬甸傳教事務顧問,並出版了兩本書:《白古、若開、婆羅門王朝以及卡拉棉、暹羅、大莫臥兒帝國的關係簡述》(羅馬,1648)(Breve relatione de i regni di Pegv,Arracan,e Brama,e degli’Imperij del Calaminan,Siamon,e gran Mogor)和《東印度傳教之旅》(Itinerario de las Missiones del India Oriental,羅馬,1649;羅馬,1653年再版)。第二本書詳細描述了他東方之行最後十三年的各種經歷。1669年塞巴斯蒂昂在倫敦逝世,猜測他是被自己的一名僕人謀殺。《東印度傳教之旅》書中的記載與他1638年10月至11月間馬尼拉至交趾支那(Cochinchina)之旅的情形完全脗合。塞巴斯蒂昂原本計劃由澳門坐船返回印度洋,但中國南海吹來的暴風雨迫使他所乘坐的雙桅船改向前往東京灣(Tonquim),最終扺達交趾支那,並在那裡過冬。除此之外,作者還在書中描述了一些葡萄牙船隻和其荷蘭宿敵相遇時的血腥場面,其中包括1637年在馬六甲(Malaca)收集的一則關於葡萄牙船隻被劫的新聞。該商船從科羅曼德爾(Coromandel)向中國運送布料,其主人是居住在柯欽的一位葡萄牙人。關於從馬尼拉至海防的這段旅程,書中任何章節都未提及,取而代之的是由一場所有船員始料未及的颱風而引出的其它出乎意料的記載。然而,書中關於一場海灘的生動描寫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資訊。這些資訊顯示,馬尼拉和澳門當時擁有前所未有的良好政治關係。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雙方日益增長的經濟互補性,二是由於為對付荷蘭而結成軍事同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