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譚世寶
Title
天妃(后、媽祖)廟之名稱正俗源流及有關地方名實探真:以澳門媽祖閣、蓮峰廟以及台灣關渡宮等宮廟的異名為中心
Journal Name
文化雜誌
Pub. Info
2019年12月, 總第107期, 第22-44頁
Link
http://www.icm.gov.mo/rc/viewer/pdf/10107
Keyword
干豆宮;馬角廟;天后;媽祖;諸羅縣志;香山縣志
Abstract
摘要 : 澳門半島的媽閣廟本來的正名在明末清初為天妃廟,康熙以後更改為天后宮,現代流行的民間偽說稱其為福建漁民船商建於1488年的私廟,由廟宇現存的碑刻及《香山縣志》等記載,可證該廟其實由官主民助,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其後經歷明清易代(1644-1662年),清康熙以後改名天后宮,雍正、乾隆以後有“馬角廟”“娘媽廟”“娘媽閣”“亞媽閣”“媽閣”“媽閣廟”“媽祖閣”等俗稱流行。葡人於1849年侵佔澳門以後,先後改以俗稱“媽閣廟”“媽祖閣”為正名,廟宇也由官公擁有逐漸淪為私人佔有。廟宇的管理者也由禪宗僧人為主,逐漸變為世俗人士為主。至今澳門的媽閣廟等廟宇基本保存完好,成為研究明清有關中國廟宇演變史的重要案例。台灣北部的關渡宮廟,相傳始建於明清易代之際的南明永曆十五年亦即清順治十八年,據《諸羅縣志》記載建於康熙五十一年,也是官主民助創建之官公廟宇,其正名按照官名稱為“天妃廟”。又清代民間多以本地之地名作為天妃(后)廟的定語與俗稱,例如,澳門的媽閣廟所在地土名為馬角,故稱之為馬角天妃(后)廟,省稱為馬角廟作俗名,再訛變為媽祖閣、媽閣廟。由此可以推斷,台灣北部最早位於淡水河口的天妃廟後來被稱為“靈山廟”“干豆宮”等,都是此類以土俗地名取代原本統一的官廟正名的結果。本文以澳門媽祖閣、蓮峰廟以及台灣關渡宮廟的歷史異同比較研究為主,探討明清以降的天妃(后、媽祖)廟的正俗名稱,以及有關“馬角”“干豆”等地名的變化源流。 段落標題: 1. 緣起 2. 略論天妃(后)廟與澳門媽閣等廟的正俗異名源流 2.1. 天妃(后)宮(廟)的正俗名稱源流略說 2.2. 澳門首間天妃(后)宮廟的正俗名稱源流探真 2.3. 澳門半島第二間官立的天后廟的正俗名稱源流探真 3. 台灣天妃(后)宮廟的名稱正俗源流初探 4. 清代康乾時期台灣的天妃(后)宮的正名變化略論 5. 結語 附圖: 1. 反對將闔澳人民創立和擁有的包公廟變為私家世襲擁有的訴訟官司,尚有部分文獻資料殘存於1896年的鏡湖醫院值理會的檔案中,原載吳潤生:《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會史》,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2001年,第63頁。 2. 反對將闔澳人民創立和擁有的包公廟變為私家世襲擁有的訴訟官司,尚有部分文獻資料殘存於1896年的鏡湖醫院值理會的檔案中,原載吳潤生:《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會史》,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2001年,第63頁。 3. 《天后顯聖錄》的《湄洲景圖》載有當時最早也是唯一有“閣”為名的建築物,乃湄洲天后宮內部的“朝天閣”,其下部為兩壁架空的中通過道,且上下等寬等高的二層樓閣小型建築,與代表整個天后宮的大型的“(天后)正殿”,以及平海城邊小型的“天后行宮、宮”的宮殿結構都不可混為一談。(筆者拼圖並加紅框) 4. 在“媽祖閣”最早的天妃(后)宮石殿,筆者前些年發現在明清時期很顯眼,而目前則很隱蔽的該石殿神龕頂的第二層的外壁正面,還保留了經清代重修更名的楷書“天后宮”之正名石刻,是分為五個紅方格內有綠色圓形,其中間三個有楷書“天后宮”刻字,油漆為金黃色,是此神廟在清代已經更改正名為“天后宮”之鐵證。 5. 同治十年的祭器五供瓶之一有“天后宮”之名。 6. 光緒十三年的石香爐,也都有“天后宮”之名。 7. 雍正元年《鼎建紀事碑·蓮蓬山慈護宮序》是現存最早提及“天后”“天后殿”的碑刻。此碑文還記載該廟所在之山名“蓮蓬山”,該廟“統曰慈護宮”,而且碑題《蓮蓬山慈護宮序》。 8. 嘉慶六年《重修蓮峰廟題名碑記》記載本廟擴建後,“天后宮殿居前,中為觀音殿,後文昌閣,左關帝殿,右仁壽殿”。顯然,原來特指二神的“慈護宮”已經名不副實,故改名“蓮峰廟”,現時正門匾額之名因此而來。 9. 蓮峰廟值理會提供的按照原來格式的錄文。 10. 雍正《廣東通志》卷三《澳門圖》之右圖稱馬角天后宮為“亞媽閣”,其附近還有“亞媽炮台”“亞媽寨”;其左圖稱蓮峰天后廟為“娘媽新廟”。另外內港有“沙梨頭”。兩廟一稱“亞媽”,一稱“娘媽”,並不一致。 11. 為《澳門圖》之右圖“亞媽閣”等部分放大。 12. 乾隆時編,光緒庚辰重刊本《澳門記略》所載《正面澳門圖》之左圖稱馬角天后宮為“娘媽廟”,其附近還有“娘媽角炮台”;其右圖稱蓮峰天后廟為“新廟”,另外內港有“沙梨頭”。 13. 《澳門記略》所載《側面澳門圖》之右圖稱馬角天后宮為“娘媽廟”,其附近還有“娘媽寨”“娘媽角炮台”顯示廟名與地名的一致;其左圖稱蓮峰天后廟為“新廟”,另外內港有“沙梨頭”。 14. 道光《香山縣志》卷四所載《澳門全圖》之右圖稱馬角天后宮為“媽祖廟”,其附近還有“媽角炮台”,顯示廟名與地名的不一;其左圖稱蓮峰天后廟為“蓮峰新廟”,另外內港有“沙梨頭永福社”。 15. 《澳門記略》的《海防總圖》所載地名的“榕樹頭”“大頭”“板頭汛”“大角頭”等“頭”字都被寫作“豆”。 16. 《澳門記略》的《青洲山圖》的“沙梨頭”也被寫作“沙梨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