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 Author
- 孫衛國
- Title
- 從“北學”到“開化” : 朴珪壽兩次燕行對朝鮮近代思想轉向之影響
- Journal Name
- 南國學術
- Pub. Info
- 2016年7月, 第6卷第3期, 第406-418頁
- Keyword
- 朴珪壽;董文渙;顧祠;《九蓮菩薩像》;開化思想;中朝學人往來
- Abstract
- 摘要 : 朴珪壽是朝鮮王朝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作爲朝鮮“北學派”代表人物朴趾源的孫子,他原本是“北學”思想堅定的擁護者。1861年和1872年兩次出使中國的“燕行”,對他的思想的改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因之使朝鮮王朝近代思想發生了轉變。第一次燕行,朴珪壽在北京結識了董文渙、沈秉成等一批清朝學人,參與清朝學人的顧祠祭拜,不僅使他融入了清朝學人團體之中,更重要的是顧炎武的學術爲他倡導開化提供了思想源泉。在遊覽慈壽寺時,發現了殘破的明神宗之母李太后化身的《九蓮菩薩像》,他內心激起波瀾,回國數年後,籌集到五十兩銀子,委託董文渙等代爲重新裝裱。朝鮮王朝士人不管是什麽思想的主張者,一旦面對逝去的明朝,總有着一份難以割捨的感恩情懷,這是他們的一種基本底色,也是朴珪壽出資託清朝友人重新裝裱《九蓮菩薩像》的思想根源。朴珪壽與清朝友人以“知己”相稱,彼此相互瞭解,往來密切,這種交往既有着個人積極主動地一面,同時某種意義上亦是使行任務的重要一環。因此,進入咸同年間的中朝士人間的往來,儘管仍延續着“北學派”先驅洪大容以來交往的傳統,但同時有着王朝與官方的意志。1866年,作爲平安道觀察使得朴珪壽,親自處理幾起“洋擾”事件,激發他對西洋強烈的瞭解願望。第二次燕行,在完成使行任務之餘,他想方設法加深對清朝洋務運動和西洋的瞭解,從而爲他提倡開化思想提供了直接依據。回國後,他積極培養弟子們,強調向西方和日本學習,從而成爲朝鮮近代“開化”思想的重要倡導者和培植者。正是這兩次燕行,使得朴珪壽的思想發生了改變,從而帶動了朝鮮近代思想由“北學”到“開化”的轉向。 段落標題: 1. 朴珪壽兩次燕行及其與清人之交遊 2. 祭拜顧祠與朴珪壽對顧炎武之認識 3. 重裝《九蓮菩薩像》與朴珪壽的對明情感 4. 使行間對西洋的關注與朴珪壽思想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