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 Title
- 蘇黎世對話
- Journal Name
- 南國學術
- Pub. Info
- 2014年6月, 第4卷第2期, 第32頁
- Keyword
- 中國;世界;政治與文化;“天下”;世界性
- Abstract
- 摘要 : 恩諾•魯道夫認爲,從目前的趨勢看,“全球化”有可能是以一種和平方式的“世界中國化”,因此,中國的政治文化開始爲將來的全球治理提出各種可行觀念,趙汀陽借用中國周代“天下”觀念引出的“世界性”就是代表。這種把原初的中國模式與德國康德的“世界公民”理想結合起來的想法,雖然是一種推動思想話語進步的創新,但這種“世界政府”的管理或許會類似於柏拉圖提出的“哲學王之治”,而不太可能類似於全球代議制民主。然而問題是,中國文化如何成爲“世界性”的?中國如何成爲世界公民社會的一員?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中國政治力量所擁有的機會和可能性。趙汀陽認爲,全球化使世界面對着全球失序的問題,那種基於各國政治文化相似性的康德式和平,無法克服各文明之間的衝突以及其他全球性的衝突,而中國周代創造的“天下”觀卻可能是一種有效的世界觀念。它包含的政治意識有三:一是要成功解決世界性問題,衹能建立一種人們普遍認可的體制,而不是訴諸武力;二是衹能當世界體系制度安排能夠惠及所有國家的所有人時,纔是正當的;三是衹有當世界體系能夠保證所有國家和所有文化和諧共生時,纔能良好運轉。“天下”觀念暗示着,最好的政治就是能夠建立爲所有人所接受的普遍關係。從“天下”觀念引申出的“世界性”是追求一種“和諧”,並不意味着任何的單邊普遍主義,也不像魯道夫教授所理解的是作爲“和平的中國化”的中國文化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