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胡水君
Title
《論語》中的“心性”原理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8年1月10日, 第8卷第1期, 第109-119頁
Keyword
《論語》;儒學;心體;中國文化
Abstract
摘要 : 《論語》蘊涵着體現中國文化根本精神的“心性”原理。就心性原理而言,孔子作爲“聖人”是覺知心體的人,儒學作爲“大學”在根本上是旨在讓人像孔子那樣通曉心體的學問。心體或道體,是貫通“四書”的軸綫,也是理解《論語》、儒學乃至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所在。從文本看,《論語》中的“學”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學與“樂”相聯;二是學與“思”相對;三是學之旨在“知”。綜合這三點可以說,“學”在《論語》中主要指的是一種覺知並時刻契合心體或無爲道體,由此擺脫思慮困擾而獲得悅樂的學問。此種學問,與《大學》所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中庸》所講的“發而皆中節”、《孟子》所講的“從其大體爲大人”是一致的,在《論語》中則通過孔子言行而得以靈活表現。《論語》主要是孔子的言行錄,讀通《論語》需要看懂孔子。在古代中國,孔子一直被奉爲“聖人”。從文本看,“聖”與“仁”兩次並立出現於《論語》,顯示出“聖”與“仁”的差異。“聖”,在《論語》中看上去是一個與“知”相聯繫的概念。結合《易傳•繫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分析,“知者”可謂覺知心體或道德本體的人,並不完全等同於“仁者”。沿着中國文化理路看,“聖人”指的當是明“德”、知“道”、悟覺心性本體的人。從《論語》中“聖”與“仁”、“知者”與“仁者”的對比看,“聖”“知”纔是中國文化之根本。若從“聖”“知”角度打量孔子,《論語》從頭到尾都是在通過聖人言行而表現平常而又非常的“聖”的原理。明瞭孔子何以爲聖人,就會發現,儒家經典中的很多話語,諸如“克己復禮”“非禮勿動”“動容周旋中禮”,講的其實並非網常禮制和禮教,而是時時契合心體的學習原則或心性原理。孔子與《論語》所承載的心性原理,鮮明地凸顯出中國文化的道德品格,可謂中國文化普遍而殊勝的特性所在。就哲學的現代性而言,《論語》中的心性原理在現代世界仍具有普遍生發意義。 段落標題: 1. 作爲“大學”的儒學 2. 作爲“聖人”的孔子 3. 現代哲學與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