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王曉升
Title
人類的悲劇:當歷史成為自然史 : 對《德國悲劇的起源》的歷史哲學思索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9年11月20日, 第9卷第4期, 第679-690頁
Keyword
本雅明;德國悲悼劇;歷史哲學;諷喻;自然史
Abstract
摘要 : 哲學研究不能拘泥於用概念獲得知識,還需要用藝術性的、回憶的方式來把握真理。在本雅明看來,17世紀的德國悲悼劇,恰恰滿足了這樣的把握哲學真理的要求,因爲它們隱含了深刻的歷史哲學的真理。這就是,當歷史變成自然史的時候,悲劇就會產生。在17世紀的德國悲悼劇中,主角一般都是君主,他們面臨着各種悲劇性的死亡。這裏的君主,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現代市場經濟中的自由、獨立的主體。本來,君主具有絕對的權力,可以自由地創造歷史,但君主又總是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約,這使他們創造歷史的活動最終因屈從於自然規律而死亡。君主的死亡,是絕對權力與人性弱點之間的不平衡導致的。雖然君主均因歷史的自然化而死亡了,但是君主死亡是具有救贖意義上的死亡,這就是君主要勇敢地承擔罪責。這種罪責既與人的自然性有關,又與人的主觀認識有關。如果罪責是由人自身的自然性必然引起的,那麽人類就永遠無法避免悲劇的結局。正是由於邪惡是與人的主觀判斷有關,所以人纔能超越邪惡。正是由於君主勇敢地承擔罪責,所以君主的死亡纔成爲英雄的死亡,具有審美的意義。悲悼劇用君主的死亡來拯救人類,這實際上是運用了一種諷喻的方法,即把兩種完全相反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把自然與歷史,死亡與救贖結合起來,用自然來顯示歷史,表明歷史的終結。但是,自然的歷史又顯示了歷史重生的可能性。本雅明的這個思想,實際上可以被用來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所出現的人與人之間無限制的競爭。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君主)的自由活動卻又必須服從市場規律。在市場的自由競爭中,人們常常爲了擊敗對手而進行無意義的鬥爭,而這種鬥爭最終都是歷史的終結,都是人的自由的喪失。從國家關係的角度來說,國家之間的無限制的鬥爭,結局最終都是人類走向悲劇性的死亡。衹有在"君主"的憂鬱的反思中,在超越這種無限制的鬥爭中,在"君主"英雄般的死亡中,人類纔有可能避免這種悲刻性狀況的延續。 段落標題: 1. 把藝術作品的歷史內容變成哲學真理 2. 悲悼劇中的歷史觀:歷史的自然化 3. 死亡成爲救贖 4. 諷喻:黑暗顥示光明 5. 期望:市場體系中"君主"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