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江暢;陳真;陳澤環;閻孟偉;魯鵬;韓東屏
Title
批評與回應:“人本倫理學”爭鳴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8年4月, 第8卷第2期, 第322-323頁
Keyword
人本倫理學;道德;價值;目的;爭鳴
Abstract
摘要 : 江暢認爲,韓著即《人本倫理學》提出的“道德工具論”值得商榷:一是按照道德服務於生存發展需求因而是工具的邏輯,“生存”與“發展”兩者之間,“發展”亦應是手段,那麼,難道衹有生存(活命)纔是人的真正意義的“原生價值”或“目的價值”?二是道德不僅僅是工具,也有目的價值,體現爲人的發展包含道德的發展,人必須追求道德,道德作爲人的規定性不能被任何其他東西取代。韓東屏作答:人的需求是價值的根據而非價值,生存需求與發展需求之間不是價值關係;把諸道德現象等同於道德屬於誤判,使後面的道德是目的的論證不能成立;道德工具論是從終極意義上說的,不否認道德在其他層面也可以是目的。陳真認爲,人本倫理學的“人本”論述存在問題:一是關於道德與習俗的論述存在概念邏輯方面的缺陷。二是強調道德“服務於人的需求”的“人”具有抽象性,因人分屬不同利益群體,往往相互衝突,此時道德該以誰爲本?三是實際存在的道德規範並非都是“善的爲人處事方式”,這就將實然道德與應然道德混爲一談。韓東屏作答:書中有關道德與習俗的論述不夠清晰,但所謂概念邏輯缺陷不存在;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如“勿偷盜”對誰都有效,不存在道德該服務於誰的困惑;書中有關於真僞道德的區分,比區分應然實然道德更必要,因有些應然道德也是實然道德。陳澤環認爲:韓著講了道德的善本質後就大談道德退化的敘事方式,反映出作者有“幽暗意識”;而且,這種道德演化論述是一種單綫進化的道德發展觀,缺乏文明比較。而人本倫理學固執於主客二分的哲學立場,會影響合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會使人衹講權利不講義務。韓東屏作答:在揭示道德的善本質後就講道德退化,是讓敘事邏輯合乎歷史邏輯,因道德演化史本來如此,且不分民族;書中沒有因突出人的主體性而忽略人與自然的關係,更沒有導致不講義務的情況。閻孟偉認爲,韓著在概念、判斷方面存在三種不足:一是沒有區分“道德”和“倫理”;二是對“公德”和“私德”的使用不合學術慣例;三是關於康德倫理學具有反客爲主傾向的判斷不合事實。韓東屏作答:書的前面未區分“道德”與“倫理”,但後面有區分;需要反思的應是學術界對“公德”與“私德”的使用;康德動機上沒有道德反客爲主的意思,但論述中出現了這樣的後果。魯鵬認爲,由於“文化”無所不包,韓著探討道德起源從文化角度切入、層層分析的方法,與從其他角度切入無異,並且將道德劃歸指令文化也不妥;接着,又用“後思索法”推論道德起源亦令人生疑。此外,如果承認人類社會目標在於求善,而善包含道德,那到的就是目的,道德工具論可以休矣。韓東屏作答:書中關於道德的本質和起源的研究方法,是文化定位法、歷史還原法和比較分析法的先後運用,它無論在方式、步驟還是效果上都不同於以往;衹有至善纔是終極目的,而道德難成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