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李智君
Title
“夢”在佛教早期東傳中的媒介作用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18年11月, 第8卷第4期, 第575-590頁
Keyword
佛教;夢;高僧;傳播媒介
Abstract
摘要 : 早在“漢夢通神”之前,佛教已在來華的胡商中傳播;但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仍無法在中土建立獨立的僧團,故佛教對國家政治力量的依傍尤爲重要。因此,“漢夢通神”被僧人塑造成佛教入華後國家政治認同的標誌性事件。後世帝王思想與高僧續“瑞夢”時,便把“漢夢通神”當作先朝故實爲我所用。一旦皇權與佛教之間關係冷淡,則視“漢夢通神”爲歷史污點,認爲後漢荒君信惑卸佞,妄假睡夢,事胡妖鬼,以亂天常,全盤否定其政治象徵意義。在五天竺,信眾瞻禮的佛教聖迹存存多有,因此,僧俗根本不用擔心佛教空間神聖性不足的問題。而在佛教跨文化傳播區的中國,不僅無聖迹可言,在佛教典籍中也很少提及中土或震旦;即便個別佛經提及中國,也大多數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僧人在翻譯和傳播過程中添加進去的。因爲,在佛典結集的時代,印度根本就沒有清晰的中國地理知識;同樣,中國也沒有印度的地理知識。在這種背景下,神靈在夢境不斷顯現,對佛教神聖空間的拓展,就顯得尤爲重要。無論是佛寺的選址,建築基地的劃撥,建築材料的獲取,還是佛像的鑄造等,其工程中遇到的困難,僧人大多都可以通過夢境訴諸佛和菩薩,並得到神的啟示,從而使世俗空間轉變爲神聖空間。同樣,無論是釋典的譯註、樊唄的創作,還是最具象徵意義的高僧圓寂,“夢”都是他們與神交通的最佳場所之一。尤其是“圓寂之夢”,因爲解決生死問題,是漢傳佛教的三大任務之一,故高僧如能往生極樂世界,夢想成真,無疑對僧俗兩界都有重大影響。有相當一部分信徒,正是因爲異常恐懼死亡,解不開此生要向哪裏去的終極問題,纔選擇了皈依佛門。在佛教中,“夢”之所以被賦予了特殊的媒介功能,主要與夢的不可證真性和不可證僞有關。尤其在神學佔據眾生主流思維範式的時代,“夢”的這一特性正好被宗教加以利用。一旦佛教在中國發展爲獨立的僧團系統,“夢”便在高僧傳記的神異故事中漸漸式微。可見,大部分通夢故事,是僧人推動佛教跨文化傳播時的傑作,與神無關。 段落標題: 1. 引言 2. 溝通宗教與政治之夢 3. 拓展神聖空間之夢 4. 成就高僧覺悟之夢 5.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