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Author
李恭忠
Title
"記憶之場"與國族認同 : 以中山陵爲案例的探討
Journal Name
南國學術
Pub. Info
2020年4月30日, 第10卷第2期, 第300-312頁
Keyword
中山陵;記憶之場;國族認同
Abstract
摘要 : 中山陵是近代中國"記憶之場"的範本,具體而微地見證了公共記憶和國族認同的生成過程、構造機制。1925年孫中山逝世之際,由於對其政治理念、行爲的理解和評價存在分歧,進入人們記憶世界的"孫中山"形象也呈現出鮮明的歧異性。爲此,國民黨人藉助墓葬政治的途徑,努力將中山陵構造爲一個政治象徵符號,讓它承載起有關孫中山形象的選擇性記憶,以及新生"黨治國家"之下歷史記憶的內核。與此同時,國民黨人通過組織途徑,持續開展集體謁陵活動,使"中山陵"迅速成爲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最重要的儀式場所。在這種儀式性的政治和記憶規訓之下,以"孫中山""國民革命"爲關鍵詞建構起來的核心記憶,在國人公共記憶中的主流地位日益得到強化。尤爲重要的是,中山陵還被打造成爲一處重要的景觀空間,與市民休閑生活乃至旅遊觀光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連,亦幫助南京確立起民國時期的核心都市地位。在此過程中,象徵符號和儀式規訓的內涵逐漸隱身於幕後,原先由國民黨人主導建構的關於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核心記憶,逐漸轉化爲一種嵌入日常生活深處的公共記憶。通過觀光遊覽行爲的普及,隨着自然而然"習得"過程的展開,不僅增加了對"地方名勝"中山陵的瞭解,也使遊客開始對"民族偉人""孫中山"產生印象,播下了國族記憶的種子。這種公共記憶可以跨越空間的距離,在不同地域的人群中彌散開來;而且可以穿越時間的帷幕,在不同代際的人群中傳承下去。經由日常生活的循環往復,中山陵這一象徵符號所承載的記憶內核,遂沉澱爲一種具有持續生命力、能夠不時被喚起的文化傳統。以至於時光流轉將近一個世紀之後,中山陵依然能夠成爲聯繫海內外華人共同歷史記憶的紐帶。 段落標題: 1. 歷史"荒原"與記憶"叢林" 2. 象徵符號與記憶內核 3. 儀式場所與記憶規訓 4. 景觀空間與記憶日常化 5. 結語